柏林会议相关论文
七月十一日范文同和孟戴斯-弗朗斯举行首次会谈.七月十二日周恩来、艾登分别到达日内瓦.七月十三日范文同先后接见保大政府新任外......
近东问题一直是俄国外交的中心,1875年,爆发了东方大危机,俄为了使局势向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采取了一系列外交活动,本文就此期间......
<正> 刚果(今扎伊尔)原是比利时的殖民地。在1908年比利时政府接管之前,刚果曾作为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私人领地而受其统治达......
朱瀛泉著《近东危机与柏林会议》任东来近年间,我国的国际关系史学科的专题研究有了较大进展。但这些专题研究所涉及的大多是与中国......
柏林会议前后十余年间 ,俄国近东政策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避免外交孤立 ,保证黑海两海峡的安全和确保俄国在保加利亚的优势地......
近东危机期间 ,奥匈帝国政府适时调整巴尔干政策 ,从维持巴尔干领土现状到有限瓜分 ,其目的是为了阻止斯拉夫人的成功和追求在西巴......
19世纪70年代欧洲国际体系经历了地缘政治革命,德国和意大利统一,维也纳体系的重心进一步东移,中欧成为欧洲协调的关键。德意志帝......
<正> 三皇同盟形成于1873年10月,由俄德奥三国皇帝缔结,有“新神圣同盟”之称。1875—1878年的近东危机,以黑塞哥维纳起义为开端,......
历史研究的价值——评《近东危机与柏林会议》周桂银“历史有什么用?”这是法国年鉴派史学大师马克·布洛赫的十分宠爱的幼子向他提......
1871年至1918年这一时期德意志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交往是基于各自利益与原则而展开。德国寻求扩大在奥斯曼帝国境内的经济与政治影......
1922年4月2日,共产国际、第二国际、社会党国际工人联合会在柏林国会大厦25室召开了三个国际组织执行委员会联席会议,商谈反对资本......
期刊
阿卜杜·哈米德二世在位的1876年到1909年是奥斯曼帝国历史上非常暗淡的时刻,国内民族矛盾尖锐,外国势力也乘机入侵。本文按时间顺......
<正>1871年7月,沙俄出兵强占中国伊犁,并意欲长期霸占。为交涉归还伊犁事宜,清政府先后派出伊犁将军荣全、吏部侍郎崇厚、驻英法公......
本文概述了俾斯麦的对外政策,提出了与王鹏飞同志文章(见本刊1982年第5期《俾斯麦是怎样充当俄国外交奴仆的》)不同的意见。 在德......
<正> 在一百年前的2月26日这一天,西方列强为分割非洲而召开的柏林国际会议在激烈的争吵中收场了。会议是从1884年11月15日起,断续......
<正> 1884年11月15日,德国宰相俾斯麦主持召开了有英、法、德、葡、奥、匈、比利时、丹麦、意大利、俄国、西班牙、瑞典、挪威、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