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河流域相关论文
[目的]研究柴河流域大气降尘总量和可燃物总量随时间的年内变化规律。[方法]以滇池南部柴河小流域为研究区域,选择该流域居民点、......
在柴河流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应用的基础上,相继开发了大坝安全监控、视频监控、闸门远程控制及防汛会商室,通过信息平台进行系统集成......
利用普通克里格方法对柴河流域50个土壤采样点2011年测定的全氮含量平均值进行插值分析,探讨变异函数模型的选择和模型参数的设置......
以滇池柴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对设施农业、传统农业、坡耕地、撂荒地和林地等5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逐月监测.结果表......
应用降水倾向率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对柴河流域1965—2009年雨量和雨日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柴河流域降水......
[目的]为滇池柴河流域蔬菜种植区更科学、合理使用氮肥以及当地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盆栽试验,比较施用炭基包膜......
本文基于气候变化对柴河流域整个水文范畴形成影响的反应链新观点,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按影响的层次,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反应链的第一......
采用实际发生年法计算了系统的兴利直接经济效益,包括工业和城市生活供水效益、农业供水效益、灌溉效益、发电效益、渔业生产效益......
2010年利用GPS定位,在柴河流域采集土样100个,分析孔隙度、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的含量,应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
对柴河流域五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有机质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柴河流域表层土壤中有机质肥力为Ⅲ级,并呈现由表层到底层......
流域内不同景观类型控制着径流养分输移程度及其计量比,进而影响流域内不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因此养分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成为......
为了解高原湖泊流域内农田种植方式及沟渠类型对雨季径流中固体悬浮物及氮磷浓度变化的影响,在柴河流域不同农田种植方式(蔬菜地、......
柴河流域降雨和径流主要集中在6~9月,均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7月,降雨和径流形成良好的对应关系,输沙量较降雨量和径流量年内分配波......
1995年7月,柴河流域发生了有资料记载以来的最大暴雨.本文从多层次、多角度对柴河水库"95.7"暴雨洪水的形成、发展和特征进行了分......
分析了柴河流域防洪安全实时监控系统效益产生来源,计算了因系统建设改变运行方式而在预报调度方面效率提高量值,按照国家防汛抗旱......
于旱季及雨季末期对柴河流域不同农田种植模式下沟渠底泥进行原位采集,分析了沟渠底泥中养分含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养分变化的主要因......
[目的]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和季节变化对土壤养分剖面分布的影响。[方法]以柴河流域为例,系统分析了设施农业、传统农业、林地、坡耕......
通过辽宁铁岭地区柴河流域的多介质采样研究,系统阐述了铅锌矿开采对流域地球化学特征和生态地球化学特征的改变,揭示了元素迁移转......
为了从流域尺度了解柴河流域土壤氮、磷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在柴河流域选择6个景观类型,并根据每个景观类型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
利用GPS定位,于2010年在柴河流域采集土样50个,对其全氮、氨氮和硝氮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应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