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栎林相关论文
本论文对北亚热带地区次生栎林小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从全年看,栎林林内外大气温度和林内外湿度的差异性不显著......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部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逐渐明显,土壤呼吸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土壤有效碳是全球碳循环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和测定的方法。采用Zou & Ruan(2005)最新提出的重复熏蒸......
MB-N(Microbial biomass N,简称MB-N)和MB-P(Microbial biomass P,简称MB-P)对土壤中N、P的植物有效性及循环的影响很大,通过对微......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了下蜀次生栎林蒸腾强度与生态因子的相关关系;并采用曲线积分的方法对林分蒸腾量作了估测......
根据江苏句容下蜀次生栎林气象观测塔30 m处三维超声风温仪1 a的观测资料,应用温度方差方法计算了空气动力学参数,并对其影响因子(......
为了阐明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对土壤中氮的植物有效性及氮循环的影响,从2006年4月到2007年4月对下蜀林场次生栎林和火炬松人工林中......
土壤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是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不确定性的因素之一。为了解在排除其他生态因子的影响下天然阔叶林和人工针叶林土壤呼......
以位于江苏句容下蜀的长江三角洲森林生态站栎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进行长期CO2通量观测,得到2007年12月至2008年11月间......
利用LI-8100土壤碳通量观测仪,测定并分析了北亚热带天然次生栎林和火炬松人工林的土壤呼吸日变化特征。结果发现:松林和栎林土壤呼......
为了研究栎林生态系统碳通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响应机制,预测未来全球气候变化趋势,运用涡度相关法技术,对江苏省下蜀镇栎林进行为......
本研究探讨了北亚热带天然次生栎林与火炬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输入和释放的动态变化以及土壤中各种形式有机碳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
在南京林业大学下蜀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次生栎林和火炬松人工林内,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连续两年测定了林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温......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探讨下蜀次生栎林蒸腾强度与生态因子的相关关系。研究认为用二次或三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比用......
为了弄清森林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的时空格局,为预测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相应的数据积累,运用涡度相关技术对北亚热带次生栎林生态系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