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义指数相关论文
摘要:本文试图从论元结构理论出发,分析现代汉语中动词性词组“动词语+的”结构产生的歧义,并且结合配价理论细化“动词语+的”的歧义......
研究生活中常用的“的”字偏正结构,离不开句法成分、语义关系、修饰语和中心语、“配价”理论等的分析,本文就从这些因素出发,讨......
句子格式‘别Ⅴ了1”可以表示“否定去除某客体”、“否定主体或客体出现某种状态”和“否定发生某件事”的三个意义,表示这三个不......
考察“X的”是表自指还是表转指,首先要区别两种不同的“X的”,对“成分提取’产生的“X的”进行分析时,既要看其中动词的价数,还要考......
文章分析了汉语拼音国际标准ISO 7098:2015的成绩:(1)提出了汉语拼音歧义指数的概念,把汉语拼音按词连写的规则引入到国际标准中;(......
近60年来现代汉语歧义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是一个不断更新和递进的过程;从分析歧义结构、歧义......
本文以受事化为基础,通过对大量语料的观察,借助于句式“V的+是+N”,得出了“V的”转指语义成分的优先序列:受事>施事>与事>处所>材料>工具,......
歧义指数包括歧义句型的歧义指数P1和歧义句例的歧义指数P2,P1值在较大程度上决定P2值.由同一歧义句型生成的歧义句例,它们的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