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德说相关论文
中国的比德说和西方近代审美移情论都是审美学说,均是人类将自身情感转移至外物,使得该物具有同样的情感属性,从而达到物我合一的......
院中国传统花鸟画内容包罗鸟雀、花卉、鞍马、鳞介等不一而足,其媒介囊括陶器、青铜、墙壁、绢、纸.学界普遍认为中国传统花鸟画独......
新的世纪,随着消费文化的兴起,人们忽视了对经典文本的阅读,忽视了经典文本的文化意义.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此文在中国传统美学的......
儒家美学中的“比德说”在宋朝影响深远,山水画和花鸟画的题材选择和表现技法都隐喻着人的品质,折射出对应的人格精神.画山水是描......
由龚鹏程反驳费孝通一书引出儒、道两家旅游观.儒家旅游观主张近游和远游并重,其旅游审美观念是"君子比德"的功利主义旅游;而道家......
在旅游观念方面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和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由于在哲学观和自然观上的差异,导致形成大相异趣的“比德说”和“逍遥游”......
"比德说"是以中国古代哲人的天人相感为思维基础的,是最早的一种以自然物比方人格道德的范畴学说。"比德"是儒家传统伦理美学的重......
<正> 里普斯(德,1851—1914)的移情说,按照《近代美学史评述》的作者英国学者李斯托威尔的说法“比起任何其它的理论来,得到更为普......
中西方自然美观念的产生都源于人的觉醒,但不同的文化环境使中西方在对待自然审美上出现众多差异,“比德说”和“移情说”就是代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