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电影相关论文
1980年以来,中国第五代导演把把镜头对准民间社会和民间风俗,开创民俗电影。民俗电影大量展现了少数民族民俗,本文以《青春祭》、《黑......
张艺谋民俗电影在国内和北美均受到文化误读。国内后殖民批判批评张艺谋民俗电影"自我东方化",以呼应文化民族主义;北美影评趋于政......
<正>艺术家大都与民俗之间发生过千丝万缕的关系,但这种关联往往拘囿于民俗材料的基本形态,只是在民俗与艺术创作之间建立起了初步......
<正>上世纪80年代,反思和寻根思潮在文化传播领域的风起云涌,为中国导演通过传统文化、民俗景观建构自己的叙事话语提供了理论背景......
<正>电影《等郎妹》(2007/郑华导演)由同名山歌剧改编而成,为央视电影频道出品、珠江电影制片公司摄制。影片从女性视角出发,反映......
<正>一、中国影视艺术史回顾1.拓荒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影作为"一个新奇的玩意儿"传入我国,很快就在这块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土地......
<正>新时期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文化启蒙、消费主义以及全球化等文化思潮,我国的电影风格也随着社会变迁而有所转型,从旨在赢得西......
<正>电影《等郎妹》(2007/郑华导演)是由曾在第七届中国戏剧节获奖的同名山歌剧改编而成,由央视电影频道出品,珠江电影制片公司摄......
<正>中国电影的国际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回顾中国电影国际化进程,可以分为民俗电影时期、独立电影时......
近年来中国电影"走出去"遭遇瓶颈,关于如何突破电影海外传播的困境,本文认为首先应该重视艺术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历史经验,尤其是第......
<正> 当今的中国电影,一方面作为工业产品,受制于商品生产规律,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又受制于艺术创作规律,再一方面它还作为......
民俗化:对民族历史与现实的电影阐释刘德濒引言在中国电影史上,没有哪一个时期像新时期18年电影这样异彩纷呈、异常活跃,也没有哪一种创......
<正> 迄今为止,张艺谋的电影创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的新历史——民俗电影,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
本文是2004年美国西部民俗学会年会之主题发言,即阿彻·泰勒纪念讲演。基于30多年的研究成果,作者回顾了民俗电影的历史发展,辨析......
中国电影从诞生之日起,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期间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等一系列的演......
近年来,华语电影表现不俗,其中着意展现中华民俗特色的类型更是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绮丽的民族风采受到了国际市场的青睐。如何更......
<正>民俗与电影虽然有着各自的特性,但是两者在深层逻辑和形式构造上也有一定的一致性。电影表现的是人的生活,而人从来都是生活在......
1980年以来,民俗电影一直是第五代重要的创作题材。从《黄土地》、《红高粱》到《霸王别姬》,第五代电影大都体现为民俗奇观包装的......
八十年代以后的中国电影美学思潮尹鸿电影是意识形态角逐的竞技场,文化变动的聚焦点。从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中国电影在工业/美学/政治的三......
我国的民俗影视始终贯穿着鲜明的民族与民俗文化元素和精神。以科学研究、历史文献记录和社会景象展示为特征的影视民俗学是民俗影......
当前中国电影策略分析尹鸿处在多种传媒方式和传播手段的重重围困之中,已经从大众文化消费的宝顶跌落下来的中国电影在"一仆三主"的境......
在喧哗和骚动中走向多元化──90年代中国电影策略分析尹鸿处在多种传媒方式和传播手段的重重围困之中,已经从大众文化消费的宝顶跌落......
<正>《非洲青年》:你十年内拍了六部短片、三部故事片,成为非洲电影的著名导演,但直到今天你依然被大家所误解。你是一个冒险家,还......
影像艺术是一种生动直观的文化传播平台,为民俗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展示空间;民俗文化中所蕴含的深厚底蕴,亦使其成为影视作品中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