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法源相关论文
法律渊源与法律形式的关系逐渐明朗化,随着对法律渊源的理解深入,理论界对法律渊源定位的立法视角的弊端日益暴露,而立法视角的确......
我国《民法总则》第10条规定"法律"和"习惯"为我国民法的法律渊源,由此在《民法总则》中形成了一种二元的法源规范结构。但对如何......
我国民法并未确立法理与学说的法源地位,但法官在司法实务中频繁运用法理与学说。一方面,法理与学说发挥解释法律、填补漏洞的积极......
《民法总则》彰显了中国社会的重要时代特征,体现了立法者回应社会需求的努力。它以保障私权、尊崇自治、呵护弱势、敬畏道德和关......
我国《民法总则》第10条认可了不违背公序良俗的习惯具有民法法源的地位,但并非所有的习惯均可以作为民法法源。为避免司法实践中......
《民法总则》第10条是法源条款。其中的法律包括严格意义上的法律,符合《立法法》授权保留条件的行政法规及其细化的地方性法规。......
我国现行《民法总则》第十条将习惯确认为民法法源,是我国法律适用的一大进步。但并未对法理作出规定,致使法理并未成为我国民法之......
<正>近日,民法总则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草案第十条规定了民法的法源,即"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法律没有规定的......
祭奠利益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系重要人格法益,应纳入一般人格权的保护范围。对其保护立法阙如,祭奠习惯多为定纷止争的依据。在祭......
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和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也是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自中共十八......
本文以民国初年大理院民事判例为研究对象,以民法法源扩张理论为研究视角,具体研究大理院民事判例的产生背景、私法品性、方法论运用......
宪法作为民法的法源,应该是指宪法在法官进行司法适用和审理判决是应该可以援用宪法作为裁判依据。本文主要从论述宪法作为民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