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文物相关论文
今年8月2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订的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条例历经常委会三次审议,融汇了各方智慧,内容全面,富有地方特色。......
水下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海洋资源,对于落实国家海洋文化发展战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重要意义.基于水下文物的控制实验研究选择......
“南海Ⅰ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船体最大的远洋贸易商船。那它究竟有多大呢?“南海Ⅰ号”长41.8米,宽11米,高4米,载重......
涪陵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文物保护工程,采用“无压容器”原理,在白鹤梁上端修建一椭圆形平面单跨拱形壳体,通过岸上交通廊道连接水下U......
介绍了水下文物保护的相关背景及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根据现有技术基础和半洋礁沉船的实际环境,提出了一种无人值守的水下文物安全监......
水下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韵考古、历史和文化价值对人类掌握自身文明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国际法对水下文......
<正>近年来,宁波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部门认真履行"保护国家文化安全、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文化市场正常经营......
2001年11月《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通过,并在2009年1月正式生效,虽然中国目前还没有批准该公约,但是......
水下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海洋资源,对于落实国家海洋文化发展战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重要意义。基于水下文物的控制实验研究选......
【正】我国拥有近300多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3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和岛屿岸线及丰富的内陆水域,其中蕴涵着种类多样、数量巨大的水......
我国拥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3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和岛屿岸线及丰富的内陆水域,这其中蕴涵着种类多样、数量巨大的水下文化遗......
忠勇之战魂虽长眠于大海,却并未被国人遗忘。世昌世昌乘致远,最猛鸷,与日舰吉野浪速相当,吉野,日舰之中坚也。战既酣,致远弹将罄,......
南海是"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路,现已查明有136处水下文物遗址,亟需加强档案保护与研究。南海水下文物遗址具有受海洋环境影响较大......
从1990年起,国家水下考古队就开始在黄海、南海、东海、渤海等沿海海域开展水下考古工作。"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起步不晚,但......
近年来,对考古遗址的就地(in situ,即遗迹被发现时的所在地)保护,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水下考古遗址也同样如此。然而,就地保护会......
水下文物作为文化遗产的一种,对于传承人类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有巨大的经济政治价值,因而成为众多相关国家的争夺对象。水下文......
<正>2006~2010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并受浙江省文物局委托,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和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同时调集......
<正>2007年5月8日,31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水下考古人员,历经55天的艰难探索,结束了在我国西沙群岛海域的首次大规模远海考古。“华光......
<正>中国航海历史悠久,"海上丝绸之路"举世闻名,在中国领海、内水和管辖海域沉睡着大量文物。随着21世纪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中国水......
海洋地球物理声学方法是进行高分辨率、大范围水下考古调查与研究的利器。由于海洋环境与水下文物的保存状态、埋藏状况之间存在着......
<正>孙键,男,45岁,国家水下遗产保护中心水下研究员。1987年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进入国家历史博物馆做文物征集工作。1994年开始从......
谈到考古,首先让人想到的是在荒郊野外的探测和发掘,如墓葬和遗址等等,而往往忽略了另一块考古的重要阵地——水下。所谓水下考古,......
在简要回顾三峡库区白鹤梁水下题刻保护背景,以及开展保护所面临的技术难点后,介绍了“水晶宫”、高围堰、自然掩埋、隔流隧道、异地......
龙海市与厦门特区共处一个海湾,是明代中叶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开展海外贸易的中心,也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啟航港。这里蕴藏着丰富的水......
随着"南澳一号"抢救性发掘,这片由本岛和22个岛屿组成的南澳岛域,越来越引人注目。据水下考古透露,从珠江口至海南岛这一漫长的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