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粘结剂相关论文
设计制备了一种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磺酸化b-环糊精聚合物水性粘结剂(b-CDPS-),重点研究了b-CDPS-粘结剂的粘接性能和对锂硫电池电化学......
锂硫(Li-S)电池因其高理论能量密度(2567 Wh kg-1)、环境友好性以及低成本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然而,Li-S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长链多......
本论文研究了橄榄石型结构的磷酸铁锂(LiFePO4)材料的合成及其加工性能。针对其固有的电子电导率低,压实密度低以及采用传统工艺制造......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锂硫电池由于具有高理论能量密度(2600 Whkg-1)而受到广泛关注......
主要报道ZnMn2O4纳米颗粒的水热合成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并研究了新型水性粘结剂CMC-SBR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纳米SnO2粉末,研究了水性粘结剂对SnO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使用6%的水性粘结剂LA133,SnO2的首次可逆比容量为62......
采用球磨混合及热处理方法制备了含有多壁碳纳米管(MCNTs)的硫基复合正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定材料的结构和......
以水性粘结剂LA135为正极粘结剂、LiFePO4为活性物质,测试不同粘结剂含量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当粘结剂的含量为6%时,在2.75~4.20 V......
主要研究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水性粘结剂乙烯醇-羧酸盐聚合物,对乙烯醇-羧酸盐聚合物的制备工艺、分子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研究。......
利用热重分析(TGA)和示差扫描量热(DSC)分析水性粘结剂LA132和丁苯橡胶(SBR)的热性能。温度过高时,LA132会发生分子间交联,而SBR受......
水性粘结剂对锂离子电池电极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已成为粘结剂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中离子聚合物型粘结剂是水性粘结剂研究的重要方向之......
由于全球锂资源无法满足锂离子二次电池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开发廉价、安全的相关替代储能技术非常关键。钠元素在地壳中的储量丰富......
锂硫电池因其具备能量密度高及活性材料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等诸多优点,被视为下一代先进储能设备的优选方案。然而,在充放电过程中......
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日本索尼公司首先推出第一代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开始实现商业化。由于其具有优良的......
应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等电化学方法以及利用扫描电镜对循环后的电极进行分析,研究海藻酸钠水性粘结剂对石墨负极电化学嵌脱......
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紧缺,环保节能的纯电动汽车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关注和支持的重点。作为纯电动车的动力能源--蓄电池,就成为人们关注......
锂硫电池由于其较高的比容量和能量密度成为新一代可循环高能电池的一个重要选择。粘结剂是硫基复合正极中一个重要的组分,极大地......
本文利用核磁、化学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对捏合法和淤浆法制备的聚阴离子纤维素钠(CMC-Na)的取代基在葡萄糖单元(AGU)及链上基团结构......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清洁、可再生的二次能源,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质量轻等优点,在手机、笔记本电脑、蓝牙耳机、数码......
在锂离子电池炭负极的制备中,粘结剂和导电炭黑用量、不同的碾压及封装条件都将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通过循环伏安及恒电流充放电......
粘结剂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用量较小,但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PVDF粘结剂与电极材料通过范德华力相互作用,粘接性能较差,而且......
锂离子电池单体一致性对电池组的容量、循环寿命、安全性能等都有极大影响。研究了锂离子电池生产制造工艺对电池一致性的影响,重......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和X射线能谱分析法(EDS)对7种锂离子电池用水性粘结剂中钠含量进行检......
研究了以海藻酸钠为粘结剂制备锂离子电池的加工特性、倍率放电特性及循环特性;分析了海藻酸钠的机械特性。海藻酸钠薄膜具有较高......
采用常见商业水性粘结剂CMC(羧甲基纤维素钠)、SBR(丁苯橡胶)、LA133、Alg(海藻酸钠)和自主研发的磷酸铁锂材料制备了电极,并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