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壶相关论文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韩熙载夜宴图》过去长期被认为是南唐顾闳中所作,且因为该画中有注壶温碗等酒具出现,因此该画也常被错误地......
唐代的茶,大约分为发酵茶和非发酵茶,故各色茶汤与瓷碗之釉色的交相辉映,亦饮茶品味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公元5世纪的南朝出现青瓷碗......
明青玉寿字执壶(明)高19.5 cm,口径6.5 cm,底径7×5.5 cm。青玉质。壶为圆口,束颈,兽首仰吞式流,夔式柄,扁圆形腹,椭圆形圈足......
葫芦形注壶是葫芦形饮具中的常见的一种器形,在辽宋金元时期较为多见。在历史衍变中,葫芦形成为中原传统的器形,并在辽宋金元时期,......
河北地区的唐代墓葬中共出土瓷注壶(执壶)23件,包括白釉12件,黄釉9件,黑釉1件,豆青色釉1件,本文对它们进行了初步统计、分类、分期......
井陉尹家湾五代纪年墓(918)出土的白瓷注壶,为注子向执壶的形态过渡形式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可靠标本。由此,为充盈着民族特色、琳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