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谷善饥相关论文
提起糖尿病,很多朋友先想到这个病跟吃有关,也许您想不到,中医认为这个病跟“火”关系密切,比如清代医学著作《医学传心录·病因赋》中......
消渴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疾病.又称消瘅、肺消、消中.现代医学称为糖尿病.消渴病变脏腑在肺胃肾.燥热......
自2005年3月开始我们依据中医药学理论,针对高脂血症患者中形盛体胖、消谷善饥、腹胀中满、大便秘结、疲乏无力的胃热脾虚型的肥胖......
期刊
中医常变思维是中医学习和临床上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即在掌握普遍规律的基础上,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拥有知常达变的思维......
<正> 李某,男,56岁,1990年12月24日初诊。患者于1990年6月因口渴欲饮、小便量多在某县送院治疗半年无效(用药不详),于1990年12月22......
<正> 肾病综合征是慢性肾炎中的顽疾重症,迄今尚无满意疗法。目前虽应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在临床上少数患者有一定疗效,但......
<正> 几年来对糖尿病进行临床研究.在实践过程中,审证求因,从客观实际出发,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多见四个证候.于81年在门诊辨证分型......
<正> 甲状腺机能亢症(简称甲亢)属中医瘿气病范畴。笔者10年临证中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甲亢,取得较好疗效,现小结如下。病例选择符......
<正> 甲状腺机能亢进(以下称甲亢),其临床特征,酷似中医所说的五瘿(气、忧、泥、石、劳瘿)中的忧瘿和劳瘿,主要由于忧思郁结、痰气......
<正> 由于感邪种类及轻重不同,正邪强弱盛衰差异,治疗正确与否诸因素的互相作用,决定着病理机制及其改变。《伤寒论》中有关饮食失......
对《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消谷善饥的病因、病机及相关治则进行归纳总结,认为"胃热"和"瘀热互结"是引起消谷善饥的主要原因,逐瘀、泻......
<正> 答:胃为阳土,主腐熟水谷,传导糟粕。胃中有热故常见消谷善饥,嘈杂、口渴思冷饮,口秽,大便燥结,小便短黄,舌苔黄燥,脉洪数等症......
对《伤寒论》中关于消谷善饥、饥不能食与饥不欲食的论述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三者的病机进行分类;消谷善饥的病机为胃火炽盛、......
<正> 仲景在辨证论治的过程中非常重视食欲状况的辨证。《伤寒论》中有关食欲辨证的条文竟达35条之多。这说明食欲辨证是仲景“保......
<正> 邱茂良教授业医五十余年,不仅是我国著名的针(?)学家,而且应用中药治疗内科杂病也颇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亲聆教诲,故特举治......
<正> 《伤寒论》257,258两条文(条目以明·赵开美本为准,下同.)可合并为一条,共分成三小段来进行分析。第一段是:“病人无表里证,......
<正> 消谷善饥是一种常见症状。文献一般多指消渴证中之中消,或见于阳明燥热实证之中,治以清胃滋肾为法,临床报导多于糖尿病中见而......
<正> 麻菊散系著名老中医方药中教授之经验方。功能滋阴平肝、养血活血。系一清补兼用之方。药选厚味滋填。之生地为君,常重用30~45......
自本刊1983年第4期发表“农村中医临床经验征文启事”以来,已整整一年了,征文启事上写明:应征日期到1984年4月30日止。至此,历时一......
<正>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它的临床表现多为甲状腺肿大、心悸、出汗、体重减轻、手抖、情绪容易激动及眼球突出等......
<正> 糖尿病属于祖国医学“消渴”病范畴。有关病本的记载,散见于中医籍“消渴”、“消瘅”、“风消”、“膈消”、“肺消”、“消......
<正> 本标准由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消渴病(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大会(1992年5月18日山东明水)通过。糖尿病分类与诊断采用世......
<正> 所谓“病机”,即发病机转,质言之,亦即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以后所产生的病理生理变化。中医学对于病机是高度重视的,中医书中......
梁庆临老中医治甲亢经验介绍黄柳和梁庆临主任医师,广东省针灸学会副会长、肇庆华佗医院名誉院长,出身中医世家,业医近50载,学验俱丰。擅......
<正>患者,男,66岁,农民,于2013年12月27日就诊。主诉:时有饥饿感伴口干2年余。病史:2年前无明显诱因时感饥饿伴口渴、口干。每日午......
<正> 中医很早就有糖尿病的记载。如唐代王焘《外台秘要》就已指出,消渴病“每发即小便至甜”。但中医诊断之消渴病或消瘅并不全为......
玉液汤治疗糖尿病50例报告贵州省黔东南州中医院(556000)定明阳1983年以来,我们采用玉液汤治疗糖尿病,发现有较好的降糖效果,临床治愈率高,而且无毒副......
糖尿病属"消渴"范畴.历代医家多以"阴虚燥热"立论,分上、中、下三消而从肺、胃、肾辨治,各家的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皆反映了消渴病......
清胃散出自《东垣十书.兰室秘藏》咽喉牙口齿门,由当归、黄连、生地、牡丹皮、升麻组成,原是治疗“因服补胃之药致上下牙痛不可忍,......
朱良春老中医认为,消渴病虽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其病机演变结果多为气阴两虚,瘀血阻脉,故主张治以益气养阴,和血通脉,以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