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渠相关论文
隋代黎阳仓遗址位于河南浚县东关大伾山北麓,东濒黄河故道,西距卫河(永济渠)约1.5公里。2011年11月~2014年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
一项工程引发的思考 提起南水北调工程,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国人的一个梦想,其实,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由于奉行......
【正】 曹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东汉末年,豪强地主拥兵自立,战争频仍,造成分裂、割据,“民人相食,州里萧条”的悲......
隋炀帝以洛阳为中心开修大运河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今日穿洛阳城而过的洛河是隋唐大运河首段通济渠的一部分。洛阳是陆上丝绸之路......
隋代漕渠的开凿是大兴城人口增长的结果,渠首位于今咸阳钓鱼台,开凿主管官员有宇文恺等人。唐长安西市与渭水相通的渠道有多条,但......
西汉一代,特别是汉武帝在位时期,曾兴建了一系列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工程几乎都在当时的关中地区,这绝非偶然现象......
郑当时是西汉武帝时期的著名大臣,他历任右内史、詹事、大农令等职,在治理黄河、议开漕渠等方面颇有政绩。同时他还以爱贤、敬贤、荐......
“每条再不堪的河流,都有一个美的像传说一样的过去。”本课题以千年水利工程漕渠文化为背景,依托南水北调水利工程,打造隶属河南......
洛水河床在隋唐洛阳城筑建前后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并非是筑城时将其改道,使其贯都。隋唐大运河洛阳段最初主要是利用自然河流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