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斑病菌相关论文
玉米小斑病(Southern corn leaf blight)是世界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其病原无性态为玉蜀黍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maydis),有性态......
玉米小斑病是玉米生产上重要的叶部病害,病原菌为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 maydis(Nisikado&Miyake)Shoem。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
由异旋孢腔菌(Cochlibolus heterostrophus)引起的玉米小斑病(southern corn leaf blight,SCLB)是严重影响玉米(Zea mays)产量和品......
鉴于1,3,4-噻二唑和硫色满酮类化合物均是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杂环化合物,为寻找具有抗真菌生物活性的新颖化合物,本文以取代苯硫酚......
平板共生培养测定表明,36-1菌对供试的8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性,其中含36-1菌活菌体液剂对玉米小斑病菌、小麦赤霉病......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的粮食作物。玉米小斑病是危害玉米叶部的重要真菌性病害,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能造成较大的影......
玉米是中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小斑病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发病严重年份给玉米高产、稳产带......
由玉米小斑病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bphus(Drechsler)Drechsler]引起的玉米小斑病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为进一步了解......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2013—2015年从河南新乡地区5个县市采集玉米小斑病标样,对分离出的413个玉米小斑病菌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
【目的】由大斑突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和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 maydis)引起的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是玉米生产上重要的......
1987~2003年从河北省10个地区采集玉米小斑病标样,对分离出的288个玉米小斑病菌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在鉴定的年度范围内,玉米小......
[目的]优化生防菌菌株A的培养条件与液体发酵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回归分析方法和分批补料发酵工艺,研究生防菌菌株A......
自1988年魏建昆首次宣布自然界存在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以来,科学家对其的研究已达20年。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对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HM......
为明确安徽玉米小斑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现状,从安徽省的主要玉米产区分离到9个代表性玉米小斑病菌菌株,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其......
研究玉米小斑病菌对6种碳源、5种氮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麦芽糖、葡萄糖、淀粉、乳糖、甘露醇、蔗糖均可被玉米小斑病菌利用;其......
选用7种培养基对出现退化的玉米小斑病菌进行复壮培养。结果显示:通过V8培养基和玉米苗浸汁培养基获得的复壮菌株,菌落形态表现为菌......
2009~2011年从我国玉米主产区黄淮海地区(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和北京市)采集并分离了251株玉米小斑病菌株,并对其生理小种进行了鉴......
本试验对玉米小斑病菌菌株mk致病性进行研究,分别采用菌株mk培养液(CL)、粗毒素提取液(CT)、菌球提取液(MT),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测定不......
异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引起的玉米小斑病是一种重要的玉米叶部病害。目前对玉米小斑病菌致病力的研究主要集中......
学位
【目的】明确海南三亚玉米南繁基地和黄淮海玉米主产区的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a maydis)菌株的致病性差异,以及遗传多样性和亲缘......
玉米小斑病和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是两种发生在玉米上的世界性病害,这两种病害在河南省普遍发生,并且弯孢霉叶斑病具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玉米是世界上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栽培面积和产量仅低于小麦、水稻,它不但是有着重要地位的农作物,也是不可缺少的工业原料和动......
玉米小斑病为玉米上的一种重要叶部病害,该病害由玉蜀黍平脐蠕孢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引起。玉米小斑病菌的侵染过程始于......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蓖麻籽水提物对玉米小斑病菌的生物活性,其中24h、48h和96h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9411x+3.9668、y=1.7066x+3.9478和y......
以石油醚Ⅰ(30℃~60℃)、石油醚Ⅱ(60℃~90℃)、乙醇和丙酮等4种溶剂对黄花蒿的根、茎、叶进行初步提取,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提取物对......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白头翁不同有机溶剂(氯仿、石油醚、正丁醇)粗提取液对玉米小斑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作用。结果......
为了解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的致病型及其群体结构,采用病斑长度测量法研究了2014—2015年采自福建省7个地区的247个菌株侵染不同细......
从云南省13个地区42个县(市)采集玉米小斑病样本,分离出113个单孢菌株,并在中国鉴别品种上开展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玉米小斑......
为探究大豆应答非致病菌(Bipolaris maydis)胁迫的分子机制,将玉米小斑病菌接种于3周龄的大豆苗。取48hpi的大豆叶片以TCA/丙酮法提取......
为明确中国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对二甲酰亚胺类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敏感性及其田间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
在中国,玉米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饲料,同时还是轻工业以及医药工业不可或缺的原料。真菌病害是影响玉米......
为明确7种杀菌剂对玉米小斑病菌CM-4的抑菌效果和玉米小斑病菌对戊唑醇和嘧菌酯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菌......
由于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的需要,为审定品种的抗病性鉴定服务,必须建立代表安徽省各种植生态区的病菌菌种库。小麦赤霉病、小......
银杏根、茎、叶、果肉(外种皮)及果仁的石油醚和丙酮提取液,对玉米小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maydis)和苹果轮纹病菌(Physaclospo......
为了研究芸苔素内酯与苯甲丙环唑共同作用防控玉米小斑病,利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以及人工接种方法,测定芸苔素内酯对玉米小斑......
由玉蜀黍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maydis)引起的玉米小斑病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发病严重年份给玉米高产、稳产带来巨大损失。从......
以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和玉米弯孢叶斑病菌(Curvu laria)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
玉米(Zea Mays L.)是许多国家的重要农作物之一,在满足粮食和能源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死体营养型病原菌可以导致玉米产量......
通过几种食用菌,川耳1号(Auricularia fuscosucciuea)、蘑菇2796(Agaricus bisporus)、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金针菇(Flammul......
真菌病毒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玉米小斑病是我国南方玉米产区主要叶部病害之一,生物防治可以作为玉米小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