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育种相关论文
玉米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拥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要想研发出具有较高产量、优质、抗菌、抗逆的玉米品种,就要充分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玉......
[目的]揭示抗旱型玉米苗期根系表型性状的遗传特性,为玉米根系耐旱性状的定向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干旱敏感型材料WN897(母本......
[目的]对不同授粉方式下玉米籽粒品质性状进行QTL定位,揭示授粉方式对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影响,为玉米籽粒品质遗传改良和分子育种......
摘 要:玉米品种产量增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品种的抗逆性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通过对产量、倒伏率、折断率、大斑病、小斑......
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已达到45%。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强种质库建设......
种质资源匮乏已经成为我国玉米育种事业上亟待解决的首要难题,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从国外引进优良玉米群体,以丰富、......
摘要:利用基于Illumina平台的玉米MaizeSNP50 (50 K) 芯片对90份鲜食玉米自交系材料进行SNP基因分型,获得11 100个高质量SNP变异位点。......
苦恋青纱育良种──记莱州市农科所副所长、著名玉米育种专家吕化甫在育种界,人们把杂交玉米良种喻为“绿色皇冠上的明珠”。莱州市......
玉米育种专家──张喜华副研究员张喜华,女,1955年生,辽宁省新民县人,中共党员。1978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农学系。现任辽宁省农科院玉米(育种)研究......
<正> 今年元旦后不久,我们再次见到了李登海,此时的李登海已于10年前大不相同:全国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河南省农科院玉米育种室曾有过辉煌的历史,70年代以张秀清为代表的老一代育种家先后育出十多个优良玉米新品种。其中郑单2号曾在全国十......
<正>新中国成立60年来,山西省粮食生产取得了连续6年突破100亿千克的成就,特别是占全省粮食总产66.4%的玉米,通过农业科学技术人员......
许启凤小传许启凤,江苏省宜兴人,生于1929年11月。1952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56年考取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细胞遗传......
<正>现任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专业组委员,《农业科技通讯》编委,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农业保险气象灾害......
玉米育种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科研项目,对于玉米生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玉米育种科技创新过程中......
玉米(Zea mays L.)是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提高产量是玉米育种家的首要目标。由于产量性状的遗传基础复杂,具体操作上面临很大困难......
为适应当前玉米机械化生产的需求,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以自育优良骨干自交系HRM2961为母本、HRKF1075为父本组配优异玉米杂交种江单......
华玉2号系华中农业大学玉米育种组1987年组配的,属恢复型的雄性不育系单交种。1983年引入我县种植,1984—1985年柴湖区农技站组织......
真菌性病害长期以来一直是限制玉米产量、影响玉米品质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着玉米生产的发展。常规育种技术不仅育种周期长,耗时费......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结果的收集、整理及分析,筛选出叶面积、苗高、叶片相对含水量和丙二醛含量等10项农艺性状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
种质资源匮乏是限制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为缓解种质遗传基础狭窄的矛盾,玉米育种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
玉米是重要的饲料、工业原料和粮食作物,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育种手段的进步和更新,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手段被应用到玉米育种与......
本研究对玉米温敏自交不亲和材料(TGSI)HE97的生态学机制、遗传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对亲和相关基因进行了克隆与功能分析。利用分期......
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利用是实现杂种优势的一条重要途径。玉米(Zea mays L.)是世界上最早利用雄性不育进行杂交种子生产的作物,在降低......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综观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骨干自交系的利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利用骨干自交......
将野生近缘属种质的有利基因导入栽培玉米,创制具有特殊及优良性状的新种质,对拓宽现有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探......
种质遗传基础狭窄是我国玉米育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群体改良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半姊妹和相互半姊妹......
维生素A(vitamin A,VA)又名视黄醇,是人体和动物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在人体中可以维持视力并且促进骨骼生长。人类所需的VA主要......
大量资料分析表明,过去十余年,以引进的美国自交系Mo17及其改良系为亲本的玉米品种数目众多,种植面积广大,居其它自交系之首,引起了国内玉米......
玉米是高产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目前玉米育种的主攻方向之一就是提高籽粒品质。但是玉米籽粒品质性......
<正>现为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主任的傅同良研究员,是贵州省著名玉米育种专家,由他主持育成的12个玉米新品种先后通过了省级和国家审......
株型参数是育种作物表型分析研究中的重要表型性状之一,株型参数的测量是作物精确化育种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田间玉米育......
黄早四是我国玉米育种和种子生产的重要骨干材料之一,在育种中黄早四及其衍生系占有重要地位。淀粉是生物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
重离子辐照诱变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辐照育种手段,因重离子辐照具有较高的传能线密度(LET)值,突变率高、生理损伤小等特点,常被用于植物......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兼饲料作物。由于驯化中的“瓶颈效应”和随后的改良选择使得其遗传多样性相对于野生近缘种明显降低,现代玉米育......
通过遗传改良获得氮磷高效品种是解决施肥不合理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有效途径。而研究玉米磷胁迫的......
细胞质雄性不育在杂种优势利用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蛋白质水平探讨细胞质雄性不育发生的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实验计划......
盐胁迫所引起的谷物的减产每年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盐碱地约占了全球陆地面积的百分之七,改良盐碱地和减少土壤盐渍化而提高作物......
玉米育种最开始利用的主要是自然界中已有的类型选育玉米新品种,然后逐渐发展为利用杂交以及诱导等多种途径来对新基因型加以创造......
利用SSR标记对西双版纳的36个小糯玉米地方品种和2个对照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800余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00对多态性好、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