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云相关论文
【正】引言:2003年秋季,在渭河流域发生了洪涝灾害。据统计,此次洪水造成渭河多处决口,数十人死亡,成灾人口515万人,有1 080万亩农......
王化云主持黄河水利委员会工作期间,注意研究历代治河方略,开展调查研究,从实践中认识黄河,从而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治河方案。从“......
现在开会了。这次会议准备讨论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防御今年可能到来的更大洪水问题,一个是下游河道整治规划意见问题。但重点是......
当代著名的治黄专家、原水利部副部长,我们黄河水利委员会的老主任王化云同志因长期抱病工作,积劳成疾,经多方医治无效,于1992年2......
建国60年来,伴随国人对黄河内在规律认识的逐步加深,先后提出了“宽河固堤”,“蓄水拦沙”,“上拦下排,两岸分滞”和“‘上拦下排、......
王化云(1908-1992)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是人民治黄事业的先驱者和探索者。在王化云40多年的治黄生涯中,......
由黄河水源保护办公室主持召开的'黄河水系水质监测站网和监测工作规划座谈会'于三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在郑州召开,参加会......
1952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毛泽东利用中央批准他休息的时间,出京对山东、河南、平原三省境内的黄河决口泛滥最多、危害最大的河段,......
<正>小浪底工程,在中国水利史上有着重要意义,是新中国水利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报告文学《绝地上的诞生》从三门峡水利工程的失误入......
毛泽东同志生前对治黄事业极为关心。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视察黄河、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伟大号召四十周年。一九五二年以后,......
<正>在毛泽东看来,黄河是中华民族母亲河,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摇篮。毛泽东在其词作《沁园春·雪》中,用"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描述了黄......
<正>上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视察黄河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从此,拉开了南水北调......
为民谋利的共产党,早在1946年3月,在冀鲁豫解放区就成立了治理黄河委员会。 1952年10月,毛泽东到江苏省徐州、河南省兰考、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