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少相关论文
释文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其次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潇洒纵横,何拘平正?良由唐人以书判取士,而士大夫字书类有科举习气。......
在中国书法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王羲之对书法艺术的发展贡献巨大,给后人留下了《兰亭序》和诸多信札遗迹。他上乘钟繇、张芝,下启......
一关于文献记录中的与会人员考辨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下之上《企羡第十六》刘孝标注引《临河叙》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正>一、初唐的文化症候及太宗对"崇王"理论的建构与推广初唐是南北文化及各种思想大融合的时代,其承接南北隋朝遗风,可谓兼收并蓄......
王羲之(321~379年,或为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小字阿菟.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市南),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
本文以中国书画鉴藏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米芾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书画鉴藏的历史为纵座标,以米芾所生活的时代为横座标,以文献学和历......
管窥蠡测说纳兰冯统一千载而下,我国词林有数不清的名篇佳构。优秀的词人有如天际的繁星,可以列出一个庞大的群星谱系。在这幅星图中......
<正>王羲之学书师古不泥,食古能化,重领悟,讲修养,而后"达其性情、形其哀乐"而终成一家。虽名重当时,为世人所瞩目,但其书法在东晋......
<正>2019年9月4日下午,由中国书画杂志社、中共临沂市委宣传部、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临沂市文化和......
<正> 褚遂良(596—658)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他是初唐继欧阳询、虞世南之后别开生面的书法大师。刘熙载《艺概·书概......
<正> 八大山人(1626—1705)明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九世孙,权于永乐初封藩南昌,在江西蕃衍八支,八大属弋阳王支,谱名朱统(?),......
【正】 王羲之的生卒年,历来众说纷纭,就我所见,至今已有五说。一说是公元321—379年。此说源出羊欣《笔阵图》:王右军年三十三书......
<正>第一章褚遂良生平及书法艺术褚遂良(596—658),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作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其父是唐太宗时的文学馆......
<正> 一关于《黄庭》帖的聚讼原因王羲之是否写过《黄庭经》,是一桩聚讼了一千年的公案。这不仅是书法史上的重要问题,而且与《黄......
华夏之文明,悠悠数千载,得以薪火相传者,汉字厥有其功焉而发挥汉字之旨,以成文明之心者,无过于诗书两端。诗传其意,以发文字之灵魂:书筑其......
本文肯定了公元四世纪书法家王羲之的杰作《兰亭序》的真实性,根据史料,就王羲之时代的书体源流和哲学思潮,一一进行了探索,否定了......
<正> 王羲之书法真迹,至南宋已经极少,现在是一纸亦不可得。因此,古人对王书的评论,其含义云何,正确与否,都无法与实物相对照。不......
<正>欧阳询是隋唐之际承上启下、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位书家,他取法魏晋,于北朝碑版和南朝法帖都广泛涉猎,裁成一象而八体兼善。......
<正>王羲之(约三〇三~三六一),字逸少,出身于一个仕宦世家,原籍琅琊临沂(山东),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王氏家族本是西晋时山......
<正>幸运地走进中央美院我学习书法,也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后,书法开始进入美院,浙江美院(今中国美术学......
<正> 一在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父子均出名的书法家并不鲜见,如唐代的欧阳询、欧阳通;宋代的米芾、米友仁;元代的赵孟頫、赵雍;明代的......
由于有关大理国时期的文献记载较多阙如,对其文化发展状况,便多以《元史·赛典赤传》“云南子弟不知书”,《元史·张立道传》“先是云......
<正>在中国的民间收藏发展史上,明代是一个重要的时期。明成化以后,江南一带富庶地区收藏家辈出,收藏风气日趋炽盛,出现了如严世蕃......
【正】 苏轼《东坡志林·游沙湖》的校注,华东师范大学本(1983年3月第1版)和中华书局本(1981年9月第1版)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