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害虫相关论文
用几个剂量的家保福及3.6%杀虫双、5%甲拌磷颗粒剂对甘蔗螟虫、蓟马的防治效果进行对比并测产.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家保福”对螟虫和......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7个杀虫剂处理对甘蔗田间害虫防效及对甘蔗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0%福戈水分散粒剂、30%度锐悬浮剂以及......
<正> 甘蔗粉蚧是北方蜜蔗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虫聚集在叶鞘包裹的蔗茎节部蜡粉带吸食蔗汁,并分泌蜜露引起煤烟病,使蔗株生长不良,......
多点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蔗大培土时667m2用40%福戈水分散粒剂40g与肥料混合1次施于蔗根,可有效防治甘蔗蚜虫、蓟马、螟虫、金龟子等......
进行了5个处理的杀虫剂防治甘蔗害虫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吡虫啉缓释粒剂对枯心苗、蚜虫、蓟马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甘蔗蛀茎和......
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蔗下种和大培土时、667m^2施用40%福戈水分散粒剂40g,对甘蔗叶面害虫、蔗茎害虫和地下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与对照......
甘蔗根施5%异丙特丁硫磷颗粒剂对甘蔗螟虫和甘蔗蓟马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相同剂量下,对甘蔗螟虫防治效果与对照农药5%特丁硫磷颗......
进行了3种杀虫剂及不同施用时期、不同用量防治甘蔗害虫的试验,结果显示,在甘蔗大培土时,40%福戈600g/hm^2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最......
对0.05%呋虫胺药肥混剂防治甘蔗害虫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0.05%呋虫胺药肥混剂对甘蔗螟虫和蓟马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剂量与防......
通过对SP0032%G防治甘蔗害虫试验结果,表明:①对甘蔗螟虫防治效果良好,持效期长。在长达75天期间,枯心率控制在1%以内,防治效果超过80%;②对......
研究了地膜覆盖及无地膜覆盖对单清(5%杀单?毒死蜱)缓控颗粒剂田间防治甘蔗害虫效果的影响.3个试验点结果显示,药后50天和80天,地膜覆......
进行了几种杀虫剂防治甘蔗害虫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0%福戈水分散颗粒剂对甘蔗枯心苗的防治效果较为突出,对照(5%杀单·毒死蜱......
【目的】研究30%贤哥海洋生物肽药肥对甘蔗害虫的田间防效及其对甘蔗产量糖分的影响。【方法】以常规复合肥加3%呋喃丹颗粒杀虫剂......
2%吡虫啉缓释粒剂防治甘蔗中后期害虫,对甘蔗螟虫的防效为41.44%~83.17%,对甘蔗蓟马的防效为87.11%~98.11%,对甘蔗绵蚜的防效为81.20%~100%,......
为筛选防控甘蔗绵蚜和蓟马的理想缓释长效低毒新药剂及轻简高效施药技术,选用2%吡虫啉GR根施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选择噻虫嗪及其复配制剂,采用不同施药方法对稻蛀茎夜蛾、甘蔗粉角蚜和甘蔗蓟马进行防治。结果表明,结合甘蔗下种,30%氯虫·噻虫嗪......
以甘蔗生产上施用常规复合肥与呋喃丹颗粒杀虫剂为对照,研究30%甜歌多功能药肥对甘蔗害虫的田间防效及甘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
在总结勐阿镇甘蔗主要害虫发生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复杂性虫源、寄主植物,种植制度、天敌等因素有关。根据害虫发......
<正>蔗飞虱和绵蚜虫是我省蔗区主要的害虫,过去用常规防治法难以凑效,施药人员又经常造成中毒事故.为提高防治效果,保证经济安全施......
选用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根施进行防控甘蔗绵蚜和蓟马试验。结果表明: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对甘蔗绵蚜和蓟马均具......
<正>甘蔗螟虫是我国甘蔗害虫中分布最广、发生最普遍的一类害虫[1]。在广西发生的主要种类有二点螟、条螟、黄螟、大螟、沿海蔗区......
室内试验证实球孢白僵菌对甘蔗害虫有显著致病性效果,本文开展田间实验探索球孢白僵菌对甘蔗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田间实验分别用......
介绍了甘蔗主要害虫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应用性诱剂或灯光进行监测,建立虫情监测网络,提出以性诱剂、赤眼蜂、杀虫灯、高效......
应用聚集度指标法、1wao回归模型法和Taylor幂法等,对甘蔗条螟((Chilo sacchariphagus Bojer)卵块在秋植蔗田的空间分布和抽样技术进行......
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大培土时,22%氟虫腈750m L/hm2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最好,株率防效为61.0%、节率防效为73.2%,可在各县市蔗区进......
为甘蔗生产筛选出高效、低毒、环保的农药,进行了不同农药防治甘蔗害虫的试验。结果表明,40%溴酰·噻虫嗪在甘蔗螟虫和地下害......
【目的】明确广西不同生态蔗区甘蔗条螟卵优势寄生蜂种类及寄生情况,为保护本地优势自然天敌及人工释放控制蔗螟提供理论依据。【......
试验结果表明:0.5%吡虫啉·杀虫单缓释粒剂(BRG)对绵蚜虫、蓟马、金龟子等甘蔗害虫有较好的防控作用,其剂量为3000 g/hm2,对绵蚜虫......
<正> 前言 1983年人们才认识利用赤眼蜂作为生物防治手段对付严重而带毁灭性的甘蔗害虫。现今对赤眼蜂需求的增加,足以证明它作为......
为了研究甘蔗蛀干害虫二点螟Chilo infuscatellus成虫触角的外部形态及其感受器的类型、分布和数量,使用扫描电镜对二点螟成虫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