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罪案件相关论文
1996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让“疑罪从无”上升为疑罪案件处理的正式法律依据,但近年来法院对疑罪案件的裁判出现了疑罪从有、疑......
在疑罪案件中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可以提升刑事诉讼效率,预防和减少冤错案件的发生,促进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机制的完善,......
在疑罪案件中,由于定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与非疑罪案件相比,司法人员更容易使用侵犯人权的方式迫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服法”......
与传统错案依靠"亡者复活""真凶伏法"获得纠正不同,近年来,刑事再审存疑的无罪判决逐渐增多。基于检察建议或抗诉启动的再审,控辩......
<正> 我国修订后的刑诉法基本确立了“疑罪从无”规则,本文试对这一规则的司法适用情况加以探讨和分析。 一、疑罪案件的表现形式 ......
<正>一、案件回放被告人赵作海,男,1952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柘城县,汉族,文盲,住柘城县老王集乡赵楼村。1999年5月9日因涉嫌故意杀......
<正>有一个妙喻,称疑案像"一部侦探小说,而最后的五页缺失"。疑案,通常是指那些尚未侦破的悬疑案件;不过,也有些案件,虽然警方隆重......
纵观我国古代对疑罪的处理原则,经历了疑罪从有、疑罪从无的漫长历史过程。对疑罪案件,应当如何处理才能既符合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