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化育种相关论文
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口粮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与推广对水稻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现代水稻育种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已有百年历程,......
倒伏不仅影响水稻的产量而且影响水稻的品质。矮化育种的结果是水稻品种的抗倒性明显增强,经济系数提高。但就生物产量而言,并无大......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我国城镇化加剧,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提高小麦产量。随着小......
本试验结果表明: 植株过高或过低对产量有较大影响,B组品种蓖麻表现产量最高,与其它两组品种均达到显著水平,最高产量为1786.26kg/h......
利用玉米矮秆突变基因的致矮特性,根据基因重组的原理,通过导入热带血缘进行回交选择,研究玉米矮源导入热带血缘选育矮生玉米自交......
采用近等基因系法及成熟种子室内萌发试验研究了小麦显性矮秆基因Rht3及其衍生系统的抗穗萌特性,并对普通小麦13个显性、半显性、隐......
通过介绍中国棉花矮秆性状遗传研究、机制研究及矮源育种利用的现状,探讨了中国目前陆地棉矮秆资源比较缺乏、现有矮源材料不宜于......
本研究采用4BS染色体携带Rht3基因的小麦显性矮源“矮苏3”(55-60cm),经辐射与化学诱变,获得了一系列株高在70-85cm、具小麦育种理想株......
新一代的转基因作物不是通过完全导入外源基因而是通过修补植物自身基因创造出来的.导入细菌基因的棉花和玉米能产生对昆虫有毒的......
水稻育种发生了2次突破,第1次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矮化育种,和矮秆小麦利用一起被称为“第一次绿色革命”;第2次是70年代开始的杂交......
一、水稻生态育种科学体系的构建:1、50年代开创矮化育种工程:利用矮生性主基因Sd-1,育成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杂交的矮杆良种'广......
采用近等基因系法,通过随机区组设计的近等基因系两因素品系比较试验,研究了包括不同显性矮源及显性矮源衍生的半显性矮源在内的不同......
利用8个普通小麦品种与5个不同显性矮源进行回交产生的8套近等基因系,进行了株粒重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显性矮源对有效穗......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产量将会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等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水稻育种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
我国的水稻育种经历了矮化育种、杂种优势利用和绿色超级稻培育3次飞跃,其间伴随矮化育种(第一次绿色革命)、三系杂交稻培育、二系......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飞速发展,对作物高产性状,高产机理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愈加深入,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作物进行遗传改......
常规水稻是广东省水稻的优势和特色,有着辉煌的发展历史,1959年矮化育种的成功引领了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绿色革命。广东省农业科......
合理株型是作物高产品种的形态特征和生育基础,其中矮生性状是理想株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培育矮化玉米杂交种,可以降低株高,改善株......
水稻的品质以及水稻的产量受水稻倒伏的影响很大,通过对水稻矮化育种来提高水稻品种的抗倒性,使水稻产量增高,以此增加其经济系数......
回顾了我国矮化玉米育种的研究进展,概述了玉米矮秆性状的遗传传递规律,结合数年的育种实践,找到回交和复合杂交等选育优良矮生自......
铁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在石灰性土壤以及盐碱地上缺铁会导致植株黄化,严重时甚至显著降低经济产量。在我国北方苹果......
矮化蓖麻杂交种通过合理密植方式不但能大幅提高单产和种植比较效益,同时也解决了因其植株高大所带来的收获困难,即通过矮化增加单位......
[目的]开拓小麦育种新矮源,克服自小麦矮化育种"绿色革命"以来,仅使用Rht1、Rht2、Rht8等少数几个隐性矮源的局限性,为选育高度集约......
利用矮化基因资源培育适度矮化高产品种一直是众多育种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文章主要对拟南芥及多种大田、园艺作物矮生基因资源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