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印相关论文
剑阁横梁子俗称佛爷崖,位于武连镇镇后山梁上。山梁东西向,梁前有一块天然大石,龛像刻于岩石西面,编号从上至下编为1~16号,16个龛中......
一安岳县属资阳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地带,东依重庆潼南县,北接遂宁市中区,西连本市雁江区、乐至县,南邻内江东兴区。地跨涪江......
摘要:水帘洞造像上起北周,下至明清,是在兼容佛道儒三家文化背景下幸存的石窟造像艺术之一,其独特的造像风格和表现技巧为同类遗迹......
20世纪70年代,南京博物院与邳州文化馆在邳州市燕子埠乡尤村清理了东汉桓帝元嘉元年(151年)彭城相行长史事、吕守长缪宇墓,该墓除......
本文通过对北魏中晚期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中具有代表性的窟龛造像的对比研究,来探讨北魏中晚期各种文化的交融。从最能表现窟龛造......
本文以绍兴现存的7处较有影响的佛教造像为例,结合政治、经济、文化层面,分析了其成像原因及造像风格。
Taking the seven influe......
四川阆中雷神洞现有龛窟3个,造像36身,开凿于云台山山腰崖壁,时代为唐代。龛窟形制主要为外方内圆拱形双层窟,造像题材为佛教。其......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原在沁阳市城西北20公里王范村兴隆寺旧址内。清道光五年《河内县志·金石志》载:“唐,王范村兴隆寺陀罗尼经......
许昌北周塔式千佛幢黄留春1987年春,许昌市微型电机厂基建动土时,在地下1米深的土层内,挖出一剔地浮雕塔式千佛幢,现藏许昌市博物馆。幢身为......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佛像藏品中,有一尊祖师像极为引入注目(图版四)。此像高34厘米,为红铜片拍打而成,外表鎏金。祖师右手施说法印,......
公元前5、6世纪时,释迦牟尼在南亚大陆创立佛教。佛教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对教义和戒律的认识分歧,产生出了小乘、大乘、密教......
西安在南北朝时期曾是前赵、前秦、后秦等国的都城,是通往西北、西南的交通要道。北魏是佛教传播与活动较为频繁时期,地下地上遗留......
1987年,千佛造像幢在许昌市出土。关于该幢的雕造年代及雕刻内容一直存在不同认识,多认为是北周雕造。笔者近期对该幢进行了细致考......
泸州与昭通东汉晚期陶灯座佛像增添了西南地区早期佛像的新类型,具有灯座、体型较大和圆雕三项特点。泸州陶灯座佛像莲花是中国本......
这幅勉拉顿珠真迹藏文款丝质彩绘释迦牟尼佛师徒三尊唐卡,主尊佛是释迦牟尼佛、舍利子和目犍连师徒三尊。释迦牟尼一面双臂,顶髻高隆......
贾思兴造弥勒像龛,又称“贾思兴百八十五人等造弥勒像龛”、“北魏弥勒造像龛”、“道晗造像碑”等,1976年3月河南荥阳大海寺遗址出......
金铜佛造像,又称鎏金铜佛造像或铜鎏金佛造像,是指表面鎏金并用铜或青铜铸造的可移动佛教造像。它不仅包括了佛、菩萨、罗汉和护法,还......
山东省灵岩寺千佛殿有四十尊彩塑罗汉像,其中有三十余尊塑于宋代。这些罗汉像在中国雕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欲结合社会历史背景......
禅定印在佛教造像中是常见的一种手印,他一方面反映了修行者的身心锻炼,进入安稳舒适的一种状态,另一方面却蕴藏着逻辑严密的方法论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