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色瓷器相关论文
<正>由故宫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秘色重光——秘色瓷的考古大发现与再进宫"展览正在故宫博物......
<正>何谓“秘色瓷”?虽然在晚唐以来的一些诗文、典籍中屡见记载,但是诗歌、笔记中的记载无非是一些文人墨客的吟赋咏唱或书斋漫录......
<正>号称"上林窑业甲天下"的越窑遗址群,坐落在今慈溪上林湖一带。这里自然资源丰富,蕴藏着大量瓷土矿,且草木茂盛,燃料充足,交通......
<正>秘色瓷,越窑青瓷中的极品,从文献的记载可知它是皇家的专用之物。就如同它的名字,秘色瓷的烧制从釉料配方、制坯、上釉到烧造......
<正>收藏快讯由故宫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秘色重光——秘色瓷的考古大发现与再进宫"展览在北......
<正> 青瓷正式定名始于何时,据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唐代,陆羽《茶经》中有"越州瓷皆青,青则益茶"之谓。在此之前晋代称为"缥瓷",如晋......
<正>2017年4月,上林湖后司岙(ao)窑址入选全国考古10大新发现,后司岙这个生涩难读的地名一下火了,5月23日至7月2日,故宫博物院第一......
<正>2017年5月23日,"秘色重光——秘色瓷的考古大发现与再进宫"展览在故宫博物院斋宫开幕。为配合该展览,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于2......
<正>秘色之名,古已有之。唐宋时期文献中,普遍认为秘色瓷是越窑生产的进贡给皇帝使用的瓷器。北宋以后,秘色瓷的真正面貌已不为人......
<正> 声名赫奕的“秘色越器”在中国古陶瓷生产工艺史、中国古陶瓷鉴赏活动史、中国政治经济与风俗的社会文化史上都曾激涌起“秘......
<正>从汉代至南宋持续烧造了数百年的越窑,就其衰落原因,杨万里先生认为是政治的原因(1);也有学者认为是龙泉窑的兴起;或是农业生......
<正>越窑上起于汉,第一次兴盛于东吴前后,东晋至隋进人低谷,盛唐以后再次进人上升通道,并在中晚唐至北宋早中期迎来了鼎盛时期,是......
法门寺是国内现存惟一珍藏释迦牟尼真身舍利之处。1987年4月,我国考古工作者从法门寺地宫发掘出四枚佛骨舍利,其中一枚“灵骨”,三......
在1987年的法门寺地宫考古发掘中,出土一对髹漆平脱秘色瓷碗,是秘色瓷与金银工艺、髹漆工艺完美结合的珍贵文物。为了对其髹漆工艺......
<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唐代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向世人披露了越窑秘色瓷的神......
五代吴越国钱氏家族与越窑的发展虞浩旭(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315010)五代的吴越,从钱戮至钱亻叔的短短八十余年中,越窑青瓷的发展达到了鼎......
<正>2013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由中国古陶瓷学会、邢台市人民政府、慈溪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慈溪市博物馆承办的"中国古陶瓷学会20......
<正>在苏州博物馆吴塔国宝展区的北厅正中,陈列着一件举世瞩目的国宝级文物,也是苏州博物馆的明星文物——秘色瓷莲花碗(图一)。碗......
<正>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曾在杭州和临安清理过四座五代墓葬(编号杭 M26、27,临M20、22),现将有关情况一并作简单报导。一在杭州......
<正>浙江绍兴上虞曹娥江边,有江南小镇名上浦,境内有东晋名相谢安隐居地东山。千年以前,东山脚下的曹娥江两岸,曾是夜夜灯火通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