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夷大炮相关论文
近年来,在诸多以明末清初为时代背景的影视作品中,不时出现“红衣大炮”这四个字,某部电影还煞有介事地给这种大炮披上了红布,颇有......
在西学与实学的双重背景下,徐光启完成了其军事思想所需的思想储备,明确了富国强兵的主旨。萨尔浒之战、宁远之战、己巳之变、吴桥......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藏的一门明天启四年红夷大炮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早自铸的红夷大炮之一。为了对其铭文、长度、重量、铸造地点......
清太宗天聪三年(明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皇太极亲自率兵征明,抵燕京,然后转克永平、滦州、迁安、遵化诸地。次年二月,皇大极取道......
明朝的坚城大炮是皇太极夺取关外的主要障碍。大凌河之战的胜利说明,围城打援是有效的解决之道,但问题在于太过迁延时日。故皇太极......
大顺政权军力十分有限;没有把当时先进军事技术的代表一欧式红夷大炮的制造、使用以及作战方法的变革提到日程上来。因此,物质的力量......
“中国火药对世界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它改变了现代世界格局,还体现在它影响了人类的生活。”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潘吉星如......
明代徐光启选择蓬莱建立了一支用西洋火器武装的火炮营,雇佣葡萄牙人传输技术,用红夷大炮做装备,成为明朝装备最精良的部队。登州一时......
<正>中国早在宋朝就大规模装备热兵器,到了明朝,军队已经整建制配备火枪,明朝末年,又成功仿制了从舰炮移植而来的更有杀伤力的红夷......
<正>火药是当今国人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之一,中国也是最早将火药用于军事的国家。可惜,到了16世纪,西洋人的火器技术已经后来居......
<正>在袁崇焕短暂而充满争议的一生里,天启六年(1626)正月一定是个转折时刻。在此之前,他与大部分大明朝廷的朝臣一样,是一个饱读......
明末,明政府从澳门葡萄牙人引进的红夷大炮,其技术特征和射程远胜于中国传统火炮,其在明清王朝经历了几次发展高峰。第一次鸦片战......
16 4 4年是中国历史上天翻地覆的一年 ,清八旗军与李自成大顺军几经交战 ,终于问鼎中原。大顺军之所以不敌八旗军 ,除了李自成决策......
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明军取得对后金战争的首次胜利——宁远大捷,坚守宁远孤城的袁崇焕脱颖而出,逐渐成长为明辽东军事统帅。辽......
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军进攻宁远失败,八旗军首尝败绩。八月,后金首领努尔哈赤身死,后金统治区域内本已存在的民......
<正>关于努尔哈赤的死因,至今仍争论不休。史书上明确记载努尔哈赤的死因为"身患毒疽",并没有悬疑,但为什么还会有争议呢?这主要是......
<正>大炮打下大清江山北京故宫午门的东侧,有一尊两米多长的铜炮斜卧在深红色的炮台上,碗口粗的炮口直指正南方天安门的方向。在午......
此时期的中英双方火炮使用的主导炮弹都为球形实心铅铁弹。在以封建生产方式主导下的清王朝,火炮炮弹种类趋向单一,同时,由于受一......
明清之际从西方引进的红夷大炮(又称西洋大炮),是16至19世纪之间的英制火炮,在其时的国内战争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红夷火炮的技术特......
徐光启是明末最早提倡引进红夷大炮以对后金八旗军作战的先驱之一。他在红夷大炮的引进和仿制、火器营的编练等方面劳神费思,最终......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两军的火炮主要都是17世纪以来欧洲普遍采用的前装滑膛炮,其内装火药都是黑火药,这种基本的技术原理决定......
明清之际从西方引进的红夷大炮 ,是 16至 19世纪英制火炮或同类大炮的通称 ,其间流入荷兰和欧洲各国。因其威力强大 ,后又经不同途......
从局部上看,此时期的清军火炮发射火药与英军相比,除了制作方法和生产规模不同之外,还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皆为黑色有烟火药。此时,......
16 4 4年是中国历史上天翻地覆的一年 ,清八旗军与李自成大顺军几经交战 ,终于问鼎中原。大顺军之所以不敌八旗军 ,除了李自成决策......
文章通过分析泉州东西塔所用度量单位“丈”,表明有必要用新的视角看待郑和宝船所用度量单位“丈”。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