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代码相关论文
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的普遍使用,涌现出了更多更为复杂的互联网病毒;本文将从数字本免疫系统方向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
蜜罐的捕获能力来自于其数量和分布位置,在同一网络拓扑中,运用合理的部署和策略,可以部署最少的蜜罐,在最短的时间内捕获到蠕虫样本.......
2001年作为新世纪的第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当个人计算机迎来它的20岁生日的同时,恶毒的“欢乐时光”病毒和“红色代码”病毒......
肆虐全球的红色代码病毒的余波尚未平息,又一种破坏力极强的新病毒——尼姆达(Nimda)已经开始像野火一样在互联网上蔓延开来。 新......
最近一段时期,“红色代码”病毒和其变种“红色代码Ⅱ“肆虐全球,从8月1日起,该病毒的疫情开始蔓延到我国境内。鉴于该病毒不仅使......
类似于Nimda和红色代码等混合型威胁,将病毒、蠕虫、特洛伊木马以及(或)恶意代码的特征同利用服务器和互联网漏洞的方法相结合,启......
2002年网络病毒频繁活动之年。刚刚过去的2001年,红色代码、尼姆达等网络蠕虫病毒频频发威,将国内计算机用户闹得心惊胆战,成为了......
刚刚过去的一年,对信息安全产业来说应该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一年。五月初的黑客大战和七月初开始的以“红色代码”为代表的新型网络......
Sniffer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网络嗅探工具,介绍了用Sniffer Pro发现局域网中有安全漏洞的计算机并防止病毒在局域网中蔓延.......
期刊
Morris Worm是因特网上最早出现的蠕虫。2001年6月Code Red的爆发使人们真正认识到了蠕虫传播的危害。截止到2001年7月19日,有超过......
<正> 在很多用户印象里,Windows系统存在着不少安全隐患,不断受到像尼姆达、红色代码、RPC(Remote Procedure Call)、以及近来的冲......
在每一个电脑用户眼里,硬盘数据是至关重要的,每一次电脑病毒(红色代码、CIH等)对电脑的攻击,我们每个人都要付出最惨重的代价,当你的硬......
本文简要介绍了红色代码(RedCode)及其变体(RedCodeⅡ,Ⅲ)的传播、危害、典型现象及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论述了其发作机理,最......
随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业务网络的安全也越加重视。尤其最近暴发的“红色代码”、“蓝色代码”及“尼姆达”等病毒,加深了认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