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枯病抗性相关论文
水稻纹枯病是危害水稻的三大病害之一,在我国长江流域一带和南方稻区严重发生。由于在水稻中缺少纹枯病抗性资源,且抗病性的遗传力低......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目前在我国大多数水稻种植区已经成为最严重的常发性水稻病害。至今对水稻纹枯病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
鉴于前人对转导靶基因植株的纹枯病抗性均是早期分离世代或离体鉴定得到的结果,鉴定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以不同转化事件形成......
研究探索玉米纹枯病抗性表达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玉米纹枯病的抗性遗传机理进行研究分析,不仅可以为玉米纹枯病抗病种质材料的改良创......
敦玉518(湘审玉2015001) 由武汉敦煌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生育期104.8天.株型半紧凑型,叶片半平展,株高254厘米.幼苗绿色,叶鞘浅紫色.......
审定编号:豫谷13品种来源:豫谷1号×粘谷特征特性:幼苗绿色,生育期84天,株高124.2cm。在留苗75万株/hm2的情况下,成穗67.95万/hm2,......
小麦纹枯病是由禾谷丝核菌或立枯丝核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小麦产区。我国早有发生,但未引起重视。随着......
Rs-AFP2属于r-硫堇类抗菌肽,主要通过形成离子通道直接破坏细胞来杀灭病原菌。本研究通过基因枪介导法结合对目标基因的分子检测,......
利用来自抗旱性较好的供体亲本(BG300和BG304)、具有两种遗传背景(IR64和特青)的水稻高代回交(BC2)抗旱选择导入系,通过人工接种的......
以超级杂交稻组合中浙优1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移栽密度和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水平条件下,产量以移栽密度为13.5~18万丛......
将水稻几丁质酶基因(RCH10)和苜蓿β-1,3-葡聚糖酶基因(AGLU)串联构建于一个表达质粒pZ100,经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粳稻台北309,获得15......
【目的】揭示转基因水稻的纹枯病抗性及其非目标变异性状的遗传特性,为合理利用转基因水稻进行抗病育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
为了探明AMF诱导玉米纹枯病抗性的生理机理,以玉米云瑞47为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预先接种摩西球囊霉对玉米纹枯病抗性的影响,并......
利用240份源于组合珍汕97/明恢63的重组自交系群体(F11、F12),连续两年进行2重复的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运用改进的纹枯病人工接种鉴......
利用240份源于珍汕97B/明恢63的重组自交系水稻(Oryza sativa L.)群体,连续2年调查纹枯病病级与水稻生育期、株高和叶片长宽等18个......
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ühn)是水稻最主要的真菌病害之一,其发生和危害程度仅次于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自日本佐佐木忠次......
以对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Kühn)有良好抗性的水稻品种ZH5为母本,与对纹枯病抗性较差的泸恢17、多系1号和GR83个恢复系进行......
本研究采用典型的籼粳交(窄叶青8号(ZYQ 8)/京系17(JX17))的花培DH群体为材料,对低温发芽力、光合作用及相关性状、耐光氧化性、根系......
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稻瘟病(Magnaporthe grisea)和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e)是我国水稻的“三大”病害。由......
为检测水稻纹枯病抗性基因位点,本研究采用牙签接种法对籼稻9311和粳稻日本晴以及由它们构建的119个染色体片段置换系进行纹枯病抗......
本研究利用157个家系组成的大关稻/IR28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牙签接种法,鉴定了亲本及157个重组自交系群体对水稻纹枯病的抗性。利......
以高抗纹枯病的深水稻品种赤禾及感病品种Lemont为材料,构建了F2群体,以牙签嵌入法对该群体128株单株进行纹枯病抗性鉴定。采用105个......
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引起的水稻纹枯病与稻瘟病、白叶枯病合称为水稻三大病害。水稻自然品种中迄今未发现对该......
为了筛选小麦纹枯病稳定抗源,在对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初选的基础上,采用人工病麦粒接种法对114份小麦品种纹枯病抗性进行了连续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