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叶菊相关论文
目的:优化碱溶酸沉法提取线叶菊醇提物中总黄酮的工艺;优化线叶菊黄酮滴丸的成型工艺,制备出三批滴丸,并按照《中国药典》(2015版)要求,完......
药用植物线叶菊(Filifolium sibiricum(L.)Kitam.)含有挥发油、黄酮类、三萜皂苷酸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文对线......
目的:研究线叶菊抗感染有效部位的镇痛、解热作用。方法:镇痛作用是采用小鼠热板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段小鼠的痛域值来进行考察的。......
本研究旨在以菊科植物线叶菊Filifolium sibiricum(L.)Kitam的全草,又名兔毛蒿、西伯利亚艾菊、疗毒花、惊草、荆草、兔子毛、疗毒......
建立变波长HPLC法测定线叶菊药材中圣草酚和芹菜素的含量。采用超声法以甲醇提取药材,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圣草酚和芹菜素的含量......
目的:研究线叶菊体内、外的抗菌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体外抗菌实验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线叶菊对12种临床常见病......
目的:探讨线叶菊抗感染有效部位抗炎及对肾盂肾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肿胀法和棉球肉芽肿试验,分正常组、模型组、线......
目的:筛选线叶菊中东莨菪内酯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以东莨菪内酯为指标,考察溶剂的浓度、溶剂用量和提取时间3......
目的:研究民间常用草药线叶菊(Filifolium sibiricum(L.)Kitam.)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重结......
目的对中药线叶菊[Filifolium sibiricum(L.)Kitam.]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ODS反相柱......
<正> 沙地植被由于特殊的生境与植物组成,形成独具特色的沙地草场。呼伦贝尔草原有454.9万亩沙地灌木、半灌木丛生禾草草原草场及3......
目的:对线叶菊Filifolium sibiricum(L.)Kitam.抗感染有效部位的化学研究。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
目的对线叶菊Filifolium sibiricum抗感染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及高效......
<正> 线叶菊油系由牡丹江北山产中草药线叶菊FilifoLumSibricum(L)Kitam经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制得,是淡黄色具清香气味的挥发油,有较......
<正> 线叶菊又名兔毛蒿,消疔草、惊草(荆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是我国民间草药性味苦、凉、效用清热解毒,安神镇惊,调经止血,外用治肿......
<正>黑龙江省嫩江地区,在中国自然区划中划归为温带半湿润地区草甸草原黑钙土地带。1977年,我们结合荒地资源考察,对该区自然条件......
本文对松嫩草原贝加尔针茅群落放牧退化草场植被复生演替进行了调查。用算术优势度法统计了各演替阶段群落种的优势度,并以此确定......
目的:寻找线叶菊(Filifolium sibiricum)药材抑菌活性部位。方法:利用溶剂法和色谱法从线叶菊中提取分离出4个组分,用微量微量稀释......
目的建立线叶菊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250mm×4.6mm,5.4μm);以甲醇-0......
<正>大兴安岭林区位于我国最北部。地处北纬46°26′~53°34′,东经119°30′~127°。北部以黑龙江与苏联为界,西部与呼伦贝尔大草原......
<正> 贝加尔针茅草原是欧亚草原区亚洲中部草原亚区东端,特有的一种原生草原类型,在中温型森林草原亚带占据着显域地境的典型地带......
目的研究线叶菊总黄酮部位的镇咳、祛痰、抗慢性支气管炎作用。方法小鼠氨水引咳法制造咳嗽模型,比较给药前后小鼠咳嗽潜伏期和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