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石叶相关论文
桃源遗址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老头沟乡桃源村以西约2千米布尔哈通河北岸一处向南突出的二级阶地上。该遗址最早发现......
众所周知,在旧石器晚期,东亚地区就广泛地分布着具有细石叶加工工业能力的村落遗址。在滨海地区,这些距今12000~8000年前的遗存就很著......
细石叶工艺起源是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相关发现与研究在迅速增加,但有关的基础理论问题一直缺乏探讨。本文重新梳理......
1991年7月28日至8月2日,笔者和研究生王爽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进行考察时,在巴彦浩特南发现一处细石器遗址,获得一批石制品。这些......
1989年5月,笔者和美国学者 L.白金格、B.麻德森、G.伊思通以及内蒙古阿拉善盟林业治沙处陈玉林处长等,在阿拉善左旗进行沙漠生态......
1994年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藏工作队与西藏自治区文管会组成联合考察队,在西藏贡嘎县昌果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进行调查和发掘......
引 言在史前学中 ,以对技术问题作狭义的分析为起点 ,生产技术已经成为一门思维认识的科学 ;我们所说的生产技术指的是史前人所使......
潘色旺遗址于 1 96 4年被发现于一个挖沙场中 ;从此以后 ,常年发掘 ,至今从未间断。从 1 96 4年到 1 985年 ,发掘研究工作由勒化 -......
腾格里沙漠分布范围广阔,东起贺兰山,西至雅布赖山,南越长城,北接乌兰布和沙漠,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海拔1200—1400米,沙丘、盐沼......
小龙头山遗址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海浪河岸边,地理坐标N44°25’36.2",E129°10’43.1"。该遗址发现于2012年,2014年发掘10平方米,......
新疆史前文化陈戈一、引言汉代以前,新疆地区基本上没有什么文献记载,实应属史前时期,所以,新疆地区的史前文化应指汉代以前直至远古的......
<正>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宜耕宜牧,适宜人类生存繁衍,史前的先民们在这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远在旧石器时代就遗留下丰富......
<正> 绪言真正的日本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是从1949年发掘岩宿遗址开始的。从时间上看,其研究历史可谓非常短暂。但随着工业化的迅速......
广东省南海县西樵山遗址1958年发现以来,一直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关注。中山大学和广东省博物馆等单位多次组织调查、发掘,发表过一......
<正> 鸳鸯池墓地,由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武威地区文物普查队,于1973、1974年先后进行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一八九座。第一次发......
对东亚和北美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早期古环境的分析可以了解,细石叶遗存是一类分布于差异极大的生态环境中的器物。它们于东亚和北美......
佐川先生就东北亚和中国古代文化交流问题 ,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一直讲到隋唐、辽、元 ,他特别强调新石器时代中日文化的交流......
<正>一、引言对古人类技术、行为和生存模式的研究是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范畴。这一学科通过对埋藏于地下的古人类生产与生存活动所......
2005年春,和龙市文物管理所的赵玉峰所长发现了该处遗址。它位于和龙县龙城镇青头村北(图一)。地理坐标为东经128°58′20.7″,北纬......
<正>目次一生态交错带适应的一般模式二史前文化适应方式的转换三环境格局的变化与适应变迁四结语燕山-长城南北地区是考古学研究......
安图县沙金沟遗址于2006年发现,遗址位于沙金河右岸第Ⅲ级阶地上,在地表和含角砾的黄色亚黏土层中共发现石器82件,原料以黑曜岩为......
水洞沟遗址12号地点(SDG12)是一处以细石叶技术为主的旧石器时代末期文化,其文化层埋藏于边沟河Ⅱ级阶地中上部。地层时代从距今4.......
<正>几何形细石器和细石叶代表了石器打制技术的飞跃,它们能使人们充分利用优质石料,从体积有限的原料上,最大限度地生产出所需的......
2012年4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与扶余市博物馆共同对扶余市社里乡进行了旧石器时代的考古调查,于富康东山发现一处旧石器地点。......
2006年4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与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进行旧石器时代遗址专项调查,共发现旧石器时......
一、序言1998年5月,吉林大学考古学系部分师生和大安市博物馆的同志对吉林大安后套木嘎遗址进行了调查,共获得石制品133件。其中......
本文对山东南部地区出土于4个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石制品进行初步的类型学观察,发现其石制品工艺技术比我们过去所认识到的要复杂......
一、引言人类在地球生物中是一个特殊的类群,其特殊性就在于他能制造和使用复杂的工具,具有特殊的生存方式。对古人类技术、行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