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发热相关论文
经行发热是妇科常见病,历代医家对此多有论述,见证不同治疗多有不同.本文主要就导师陈莹用补肾活血法治疗经行发热的经验进行介绍.......
李军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学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
目的:探讨经行发热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22例经行发热患者,总结临床中医辨证治疗的证候、辨证及方......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经行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经行发热患者60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
<正>李军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学员,国家中医药管理......
玉屏风散出自《医方类聚》,由防风、黄芪、自术组成。功用益气固表止汗。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师其方义,依据中医辨证,凡属于素体表虚,卫外......
反治法是针对病变过程中出现的与证候性质不相符合的假象,通过全面分析,通过表面现象,辨明疾病性质,顺从其假象而治其本质的一种方......
国医大师段富津教授从事临床工作60余载,其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有其独道的见解,其中对经行发热亦有丰富的经验。通过整理富津教......
妇女每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以发热为主证,经净后其热渐退者,称为“经行发热”,亦称“经病发热”。近年来,笔者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此......
笔者从1983年以来运用徐志华老师(安徽中医学院妇科主任医师)的家传经验方疏经散治疗月经前后诸证54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
张吉金教授为哈氏妇科第4代传人,在近50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于辨证准确,用药精辟,治愈了很多疑难重症,现将随诊中部分案......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经行发热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8例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对照组20例用布络芬、谷维素治疗。两组均连服7天......
哈孝贤(1939-),男,河北保定人,出身中医世家,1963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本科,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教授,为第九......
目的探讨小柴胡颗粒治疗经行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酚麻美敏片(泰诺)治疗,观察组采用......
桃核承气汤加味治疗经行发热80例河南省新野卫生职专(473500)王广见,王淑瑞关键词经行发热,桃核承气汤,疗效观察桃核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由桃仁......
<正>每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以发热为主证者,称"经行发热",亦称"经来发热",其主要病机为气血营卫失调所致,临床常见有血热内盛、......
经行发热是指每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以发热为主证者,临床时有所见,若治不及时,耽延日久,可酿成虚损之病。现代医学不但对此病发......
通过对经行发热证治源流、病因病机及证治方药的考证 ,介绍曹玲仙教授以和解法为主诊治该病的临床经验与治学特色。......
经行发热主要责之于气血营卫失调,故临证应审因论治,根据发热时间、性质,辨别阴阳虚实,且应充分考虑女性月经前后及经期的生理变化......
<正> 妇女由于有经、孕、产、乳包括带下的生理特点,所以体内经常处于“血少气多”、“阴虚阳旺”的偏颇状态,容易导致血热性病证......
<正> 经行发热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的伴发症状之一,现将诊治的12例小结如下。临床资料12例均系门诊病人。每次经行发热需急诊治疗......
<正> 经前期紧张征为妇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综合征群,是指周期性地出现在行经前的一系列症状,主要如乳房胀痛,性躁易怒,倦怠嗜睡,抑郁......
<正> 痛经为妇科常见病之一,尤以青年为多见。张景岳曾指出:“实痛多痛于未行之前,经通而痛自减;虚痛者痛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
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为脾气虚者所设,笔者在妇科临床中用之每多效著,今举2例,供同道参考.1经行发热26岁,2004年2月16日就诊.经行时......
“妇人以血为基本”,经、带、胎、产、乳等特殊生理现象与血关系密切,因血行不畅成瘀而引起的疑难性发热,治疗上可以化瘀为基本思路。......
经行发热是指每值经期或行经前出现发热,经净热即退的一组症候。经行发热有一定的周期性,发热时体温多在37.5~38°之间,并伴有心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