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行役词相关论文
北宋词人柳永以其浅近通俗的创作,一直被冠以“俚俗”之称谓。然而其《巫山一段云》却体现出迥异的审美风格,即一种道教的审美意蕴......
柳永前期的艳词和歌妓词多是对下层歌妓的美丽姿色、气质、高超的歌舞技艺的描写和对她们内心情感和愿望的揭示,从审美水平、表现......
周邦彦的羁旅行役词,既有对先前词人词艺的传承,又自有艺术的创新:把羁旅行役词与相思别离交织,与咏物相结合,与怀古相融;不仅情景......
<正>人在旅途,若登高临远,最易体会孤独的滋味。当孤独被你衔在嘴里反复咀嚼的时候,蓦然间,你会发现自己正如一颗渺小的弹丸,从时......
<正> 周邦彥是柳永词的继承和发展者,这在我国词坛上有人谈过。但是,至于如何继承和发展,至今却未有人作过全面的探索研究。因此,......
柳永羁旅行役词集中展现了其文化身份的矛盾性,自陈身世的主体切入视角,使其不同于代言应歌之词,而是自述情志的为己之作,是其感性......
在词史上 ,柳永开风气之先 ,创作了大量的羁旅行役词。对于这类词 ,学术界多从题材的开拓、内容的雅化方面给予关注和研究 ,而对其......
统计分析柳永羁旅行役词的季节意象,并对其中秋意象运用的数量、模式和四时意象中秋意象用得最多的原因进行探究,旨在体察柳永羁旅......
<正> 柳永一生行踪不定命运多舛。早年困于场屋,漫游干谒,游走四方,备受舟车劳顿之苦。及第为官之后,又沉滞下僚辗转宦途,谙尽行旅......
被苏轼誉为"不减唐人高处"的《八声甘州》,是柳永羁旅行役词的代表作之一,词中抒发的羁旅行役之苦、离乡怀人之情,具有浓重的悲秋......
羁旅行役词和歌妓词是柳永《乐章集》的两大主要题材类型。前者常常出现悲秋情绪,后者屡屡出现“云雨”意象。而悲秋题材与云雨意......
对柳永羁旅行役词的时间意象的统计表明,柳永的羁旅行役词擅写夜景,夜意象出现频率也最高,约占此类词作中时间意象总和的76.6%。柳......
柳永和周邦彦皆长于羁旅行役词,然彼此风调各异,柳词"奇爽疏快",周词"深静和雅"。柳永秉有宋士林中罕见的"狂放"性格,周邦彦则渐染......
《清真集》是以羁旅行役词名世的.它们内容较为繁富.意蕴颇为深广,不仅生动地叙写了词人一生的主要历程,而且真实地表现其思想风貌......
<正>吴世昌《论词的读法》第四章《论读词须有想象》曾指出:"《花间集》中的小令,有的好几首合起来是一个连续的故事,有的一首即是......
<正> 我在《试论柳永的创作道路》一文里提出,柳永早年所遵循的是一条与歌妓乐工合作的创作道路。“这条道路规定了柳永创作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