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科相关论文
摘要 为了改变八旗人员在翰林的弱势地位,巩固八旗人员在翰林院的职位,道光帝决定从翻译进士中选拔庶吉士。选拔翻译庶吉士始于道光......
开国中将刘少文(1905-1987),原名刘国章,曾化名张明,河南信阳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并赴苏联莫斯科中......
翻译科是清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清代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翻译科开始于雍正年间,但雍正年间只有翻译童试、......
清朝是满族在华夏大地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帝国。清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奉行首崇满洲与结盟蒙古的策略,因此对满蒙翻译人才的培养十......
清朝是满族建立的国家,清统治者受"重满轻汉"思想的支配,在制定国家许多政策时都倾向于满人利益,为八旗弟子着想,翻译科就是专为八......
翻译科是清代科举考试的一部分,考察考生的满蒙汉三语之间的翻译能力.翻译科的研究分综合和专项,综合研究从不同角度综述翻译科,专......
【正】翻译科是清朝时期设立的特殊考试科目。它源于金朝时女直科,又不完全同于女直科。它是少数民族统治国家过渡时期的产物,是统......
翻译科是清代科举中的一项特科,是清统治者结合本民族实际情况对科举制做出的一项重要创新。它的出现在带动科举制度重大发展的同......
清代科举制度中一项带有自身特色的取士方法即八旗内部的科举取士。整体说来在清朝的各个时期,统治者对八旗蒙古科举制度相关规定......
翻译科是清代旗人专有的进身之阶。道光二十三年,驻防八旗始被允许应考翻译科,至同治年间,形成了翻译科与文场并重的局面。翻译科......
论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孙绍荣,朱佳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3年发表的《世界教育报告》的统计结果显示,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
<正>八旗蒙古应武试晚于文试,因为清政府认为骑射为八旗所长,无须应试。故迟至雍正元年(1723),始允旗人考试武科,也设有童生试、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