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气郁相关论文
例1:男,34岁,工人。2005年9月10日初诊。自称近半年来房事难尽人意,且饮食无味。曾求诊多方,服补肾壮阳药物无计,收效甚微,而夫妻关系日趋......
目的观察吴氏金柴疏肝饮治疗肝胆气郁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吴氏金柴疏肝饮加减与舒胆片治疗肝胆气郁型慢性胆囊炎比较......
<正> 胆系感染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笔者所治患者较多,用自拟虎黄二金汤方治疗,疗效满意,现据所积累60例资料,总结如下,以......
<正> 例一:谢××,女,29岁。1983年7月初诊。自诉口腔溃疡月余,经治乏效,且日渐加重,口痛不堪,说话进食困难。观患者极痛......
目的通过对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三孔法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探讨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和微创意义。方法对24例二......
<正> 著名老中医李寿山教授,业医50余年,善用经方治疗疑难重症,屡起沉疴,并致力于消化系疾病的临床研究,颇有造诣。李老指出,胆为......
目的评价胆石片治疗不伴有胆囊结石的慢性胆囊炎(肝胆气郁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汁成分的影响。方法:选择肝胆气郁型胆总管结石患者,共60......
<正> 胆道蛔虫病在中医称之为“蛔厥”或“蚘厥”,是由肠道蛔虫上窜胆道所致。胆道蛔虫病在我国农村比较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
胆源性胰腺炎是常见病,其病机特点为:以肝气郁结为发病动因;以脾胃失调为病位重心,以实邪壅滞为主要病理环节,以正气盛衰为决定预......
目的:总结胆道术后经T管造影证实胆总管下端存在直径 0. 4~ 0. 9cm残余结石的17例病人的治疗经验。方法: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9例属肝胆气郁型者......
<正> 温胆汤一方(牛夏、陈皮、茯苓、甘草、枳实、竹茹)首见于唐孙思邈之《千金方》,但方中有生姜而无茯苓,用治大病后胆寒不眠之......
小柴胡汤是仲景为和解少阳而设,笔者应用本方解郁调气,开肝胆之气郁,以调脏腑之气机,使气血津液经络通畅,情志平和,故能治疗多种病......
<正> 自1982年以来,我们应用著名老中医顾伯华与著名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徐长生的经验,共治疗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病274例,取得了较......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汤治疗肝胆气郁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评价中药复方防治慢性胆囊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中医药防治慢性胆囊炎......
从《伤寒论》条文及对方中的药物桂枝、甘草的认识入手,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深入的探讨,在质疑的基础上,对桂枝甘草汤证心气不足之病......
[目的]评价胆石片治疗伴有胆囊结石的慢性胆囊炎(肝胆气郁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
<正> 考“类集方广义”本方条下有如下之记载:“因于肝胆气郁而来之狂症、胸腹动甚,见人则惊惧,兀坐独语,书夜不寐、或多猜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