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源性血尿相关论文
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首先由Berger和Hinglais在1968年报道,系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故又称系膜IgA肾病。Ig......
小儿血尿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诊断比较复杂。自1979年Fairley、Birch等采用电镜及相差显微镜观察尿中红细胞形态,以判断血尿来源,......
目的:观察血尿中游离血红蛋白占总血红蛋白的比例与肾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的关系.方法:用干化学法检测肾小球性疾病组......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肾病是肾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见的病因,是引......
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既往称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系指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而仅表现为肾小球源性血尿或(和)蛋白尿的一组肾小......
IgA肾病(Ig A nephropathy,Ig AN)又称为Berger’s病,最初由Berger和Hinglais于1968年提出,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 A或Ig A沉积为主的......
胡桃夹现象也称胡桃夹综合征或左肾静脉综合征。左肾静脉汇人下腔静脉之前,走行于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肾静脉段受到挤压,临......
<正>无症状性血尿属于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临床表现为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多偶然被发现,可为持续性或反复发生[1]。我们应......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养阴汤治疗气阴两虚型肾小球源性血尿的临床疗效,对其治疗气阴两虚型肾小球源性血尿的疗效作出客观性评价,并探......
由于红细胞从肾小球逸出到最终达到终尿的过程中受到肾小球滤过屏障机械损伤,肾小管内复杂的渗透压变化、尿液pH值、破碎红细胞释......
目的:将“伏邪”理论引入临床实践,辨证用药,探讨加味肾血宁汤治疗气阴两虚型肾小球源性血尿的治疗效果,进一步完善处方用药。方法:......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又称Berger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肾病,是我国肾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见的病因,临床上以反复发作肉眼血尿或......
目的 :观察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肾小球源性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气阴两虚型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35例,在常规治疗基......
目的:观察扶正摄血法治疗气阴两虚型肾小球源性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随......
目的探讨槐杞黄颗粒对肾小球源性血尿的作用。方法将61例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观察随访,治疗组应用槐杞黄颗粒治......
血尿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其中肾小球源性血尿病情多迁延缠绵,易反复发作,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即便以往认为疗效和预后良好的疾病......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其病因复杂,诊断困难,因此研发血尿发生原因,是当务之急。本文经数十年的观察研究,并优选2%曙红染色......
<正>陈杨荣教授为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三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陈杨荣教授从事临床、......
肾小球源性血尿为临床肾脏疾病常见症状之一。大多数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等,亦可......
目的:对成人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的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类型、临床分型以及性别、年龄的相关性进行调查,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规范......
目的:分析尿红细胞位相联合尿沉渣镜检在肾小球源性血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4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血尿患......
目的探讨尿红细胞活体染色后用光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对诊断肾小球源性血尿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是方便选取2012-2015年该院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