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上皮肿瘤相关论文
第一部分基于CT的影像组学在鉴别复杂前纵隔囊肿与低危组胸腺瘤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基于平扫及增强CT的影像组学方法对复杂前纵隔......
病史摘要患者为55岁男性,因类风湿入院行肺纵隔CT发现前纵隔胸腺区大小3.3cm×2.0cm占位,临床考虑胸腺瘤。症状体征患者不伴有胸痛、......
第一部分ADC直方图分析在胸腺上皮肿瘤WHO分级以及临床分期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c......
目的:探讨胸腺上皮肿瘤的最新WHO组织学分型(2004)与各种CT征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复习6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胸腺上皮肿瘤并且术......
第一部分,胸腺上皮肿瘤:CT表现与WHO组织学分型的相关性
[目的]:
评价胸腺上皮肿瘤WHO各组织学亚型的CT特征,为术前诊断及组......
第一部分 CT对胸腺上皮肿瘤Masaoka-koga分期、WHO分型的预测研究 目的:分析胸腺上皮肿瘤的CT影像特点,评估CT对胸腺上皮肿瘤(Thy......
胸腺上皮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肿瘤,与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生长缓慢,预后尚可,对化疗敏感,但目前复发性或难......
目的探讨D2-40在胸腺上皮肿瘤(TET)中的表达,分析D2-40表达与肿瘤侵袭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D2-40在160例......
目的:探讨胸腺上皮肿瘤多层螺旋CT(MSCT)影像特征与其WHO组织病理学分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上......
目的 观察p53基因、干细胞因子受体(CD117)和白细胞分化抗原44变异体5(CD44v5)在胸腺上皮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合其WHO分型及Masaok......
目的:总结单一医生组原发性纵隔肿瘤外科治疗的长期随访。方法:数据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00年1月至2014年1月的前瞻性数据库。分......
目的:分析胸腺上皮性肿瘤(TET)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多平面重组(MPR)特征,并探讨其与WHO简化病理分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
目的:通过对胸腺上皮肿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探寻与疾病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本院心胸外科1997年6月至2007年9月胸......
目的分析胸腺上皮肿瘤多层螺旋CT(MSCT)影像特征,并与WHO组织学分型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胸腺上皮肿瘤患者术......
胸腺上皮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TET)包括胸腺瘤及胸腺癌,是一组生物学及形态学表现多样化的肿瘤性疾病,其临床过程和预后......
目的:对胸腺上皮肿瘤的 MSCT-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为术前诊断、分期、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84例经病理确诊......
目的:通过分析多排螺旋 CT(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MDCT)上胸腺上皮肿瘤的影像特征,研究MDCT对胸腺上皮肿瘤WHO病理......
第一部分胸腺上皮性肿瘤简化病理分型CT特点分析目的:探讨纳入本回顾性研究的胸腺上皮性肿瘤(thymus epithelial tumors,TET)患者......
背景胸腺上皮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s,TETs)是一种发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肿瘤,其发病率较低,大概为0.13/10万。根据2015年版世......
背景与目的:胸腺上皮性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TET)是前上纵隔最常见的原发肿瘤,其组织学分型是判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胸腺上皮肿瘤(TET)的CT表现特点及其与Masaoka临床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48例经手术及穿刺活检确诊为胸腺上皮肿瘤患者......
目的分析胸腺上皮肿瘤WHO组织分型与CT表现的相关性。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胸腺上皮肿瘤100例,根据2015 WHO胸腺上皮肿瘤进行分......
目的根据WHO胸腺上皮肿瘤(TET)最新分类标准,研究Bmi-1、Podoplanin和p53在TET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作110例TE......
胸腺上皮肿瘤是前纵隔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在生物学、肿瘤学和组织学上特性极为复杂,病理分型和分期一直是近年来外科学和病理学领域......
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及肿瘤微环境概念的广泛普及,许多肿瘤靶向位点被人们关注并投以大量的实验研究。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PD......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低危型、高危型胸腺瘤及胸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穿刺或手术)证实的67例胸腺上皮......
WHO(2004)胸腺上皮性肿瘤分类依据形态学变化将胸腺上皮肿瘤分为A、AB、B1、B2、B3型胸腺瘤、胸腺癌及其它少数类型胸腺肿瘤[1]。尽......
目的:探讨MSCT对低危型、高危型胸腺瘤及胸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将68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上皮性肿瘤(TETs),按WHO简化病......
背景与目的:埃兹蛋白(Ezrin)是一种细胞连接蛋白,属于ERM(Ezrin-Radixin-Moesin)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可以通过连接细胞膜与细胞骨架来影......
学位
近年来,随着对分子机制和信号传导通路的深入研究,分子靶向治疗在许多实体瘤中已经取得较大进展,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分子......
目的:局部粘着斑激酶(FAK)很长时间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个调节生长因子受体和整合素所介导信号的关键性调节蛋白,并且它在肿瘤细胞......
目的:探讨c-kit及EMT分子(E-cadherin、N-cadherin、Twist、Snail)在胸腺上皮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材料与方法:通过组织芯片技术,......
胸腺常见肿瘤为胸腺上皮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s),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因其在组织分型、临床病理及生物学方面较为复......
目的:探讨胸腺上皮性肿瘤(TET)简化病理分型的CT表现特征及术前CT预测TET简化病理分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8例TET的C......
背景和目的:胸腺上皮肿瘤(thymus epithelial tumor, TET)是一种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肿瘤,多发生于前纵膈,约占成人纵隔肿瘤的20%,......
背景与目的:胸腺上皮肿瘤是一种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纵隔肿瘤,是成人前上纵隔最常见肿瘤,由于其形态学和生物学特征的多样性,患者......
背景与目的:胸腺上皮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s, TET)起源于胸腺上皮,是成人最常见的前纵隔肿瘤,临床上通常依据Masaoka分期及......
目的 胸腺上皮肿瘤包括良恶性胸腺瘤和胸腺癌,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占各类纵隔肿瘤的三分之一。多年来胸腺瘤的分型一直很混乱......
第一部分:胸腺瘤及胸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研究背景:胸腺上皮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s,简称TETs)为一组少见的起源于胸腺上皮......
研究背景:胸腺上皮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s, TET)是源自胸腺上皮细胞的一类肿瘤,主要包括胸腺瘤及胸腺癌。在成人前纵膈肿瘤......
背景与目的探采用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胸腺肿瘤多中心回顾性数据库,探讨胸腺切除范围对早期胸腺上皮肿瘤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Masao......
背景及目的:胸腺上皮肿瘤(TETs)是由胸腺上皮细胞产生的罕见肿瘤,多发于前上纵隔,主要分为胸腺瘤和胸腺癌(TC),在中老年人中多见,......
胸腺上皮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肿瘤,与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生长缓慢,预后尚可,对化疗敏感,但目前复发性或难......
WHO肿瘤分类《肺、胸膜、胸腺和心脏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2004年)(以下简称新版)由Travis等[1]主编,全世界一百多位专家参加了编......
背景与目的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1称为血管生成素样蛋白-1,是血管生成素样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如血管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