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韧转变相关论文
刚性和韧性是决定聚合物材料能否被用作工程材料的两个关键参数。聚丙烯(PP)作为广泛使用的通用高分子材料之一,由于抗冲击性能,尤其......
玻璃态聚合物因其高模量、高硬度、优异的光学性能及可加工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光学显示、航空航天、交通驾驶等人类生产生活的重......
学位
论文研究了PP树脂、滑石粉目数及含量、POE以及HDPE对改性聚丙烯屈服伸长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性聚丙烯的屈服伸长率与应力集......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相差显微镜研究了PP/POE混体系共混过程中相结构的形成、相形态及其演变规律。利用动态流变仪研究了PP/POE共......
用纳米SiOx粒子对298#不饱和聚脂(UPR)进行增强、增韧改性,发现随粒子用量增加,树脂凝胶时间、粘度增大;粒子用量为0.5%时树脂有脆......
通过单螺杆挤出法制备了PP/纳米CaCO3共混物.研究了退火处理对试样冲击性能的影响,并采用DSC对结晶形态进行了分析.通过TEM对纳米C......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核壳结构丙烯酸酯类抗冲击改性剂(AIM),用于聚氯乙烯(PVC)树脂的增韧改性。使用Soxhlet抽提器、动态黏弹......
期刊
从Goodier方程出发,研究了球形分散相周围基体中的形变能密度分布及其与分散相力学性能的关系,将所得结果结合前文给出的聚合物共混体的脆韧......
采用不同尺寸的碳酸钙粒子增韧高密度聚乙烯,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共混体系的临界粒子间距与碳酸钙粒子尺寸和含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温......
研究了PP/EPDM/纳米弹性体粒子(ENP)三元共混体系的脆韧转变行为.结果表明,与PP/EPDM二元共混物相比,三元共混物的脆韧转变可以在E......
对不同增塑聚乳酸体系的力学性能、脆韧转变现象和增塑剂的迁移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增塑剂品种不同对聚乳酸的增塑效果不同,三......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粒径为200 nm的新型丙烯酸酯类核-壳改性剂(N-AIM),并与聚氯乙烯树脂(PVC)进行熔融共混,制备PVC/N-AIM共混物,对P......
研究了不同组成的聚苯乙烯(PS)基三元共混物体系的缺口冲击性能、拉伸性能和断面形貌以及相形态.实验结果表明,微米级碳酸钙的增韧......
环氧化的三元乙丙橡胶(eEPDM)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共混可以使PBT共混体的缺口冲击强度获得很大的提高.当eEPDM橡胶浓度为24 ......
介绍聚合物在静水压下的脆韧转变以及结晶性聚合物的αc松驰现象,阐明固态挤出的理论基础,并给出了一些聚合物固态挤出的温度选择范围......
聚丙烯/EPDM共混物韧性的测定可以在很宽的温度(25~132 ℃)和组分(EPDM质量分数为0~26%)中进行.发现了增加温度和增加EPDM组分对EPDM......
在转矩流变仪中通过熔融接枝反应制备了EPDM-g-GMA,将其与聚丙烯(PP)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用化学滴定法测定EPDM-g-GMA的接枝率......
考察了组成和MPEG-2000的质量分数对PBS/PPC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PPC的引入使得共混物的冲击/拉伸强度明显降低;MPEG......
用自制增韧母料(E-TMB)分别与2200J型高密度聚乙烯(PE-HD)(HE1)和2911型PE-HD(HE2)热机械共混制得HE1/E—TMB和HE2/E—TMB共混物,用力学性能测......
利用Haake流变仪对(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EPDM)进行熔融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考察了单体、引发剂(DCP)用量对接枝率的......
简要介绍了逾渗理论,综述了脆韧转变逾渗分析模型的建立及其在国内的发展.介绍了这一理论在高聚物的共混改性增韧、纳米粒子增韧等......
用自制增韧母料(E-TMB)分别与2911高密度聚乙烯(PE-HD)(E1),2200JPE.HD(E2)和5000SPE-HD(E3)热机械共混制得E1/E1-TMB、E2/E1-TMB和E3/E2-TMB共混......
以 MBS增韧硬质 PVC,改变 MBS的填充量 ,得到材料的脆韧转变点 ,得到发生脆韧转变时分散相的填充份数和分散粒径 ,计算出材料的临......
用橡胶增韧脆性聚合物一直是聚合物增韧的主流方向。在聚合物基体中的橡胶含量超过其脆韧转变点后,体系的韧性得到大幅度提升,然而......
采用动态保压注塑成型技术来控制分散相相形态和橡胶粒子在基体中的取向排列。纯尼龙。动态样与静态样具有相同的冲击强度。在加入......
采用不同粒径碳酸钙(CaCO3)粒子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熔体共混,研究不同缺口半径(R)下共混体系发生脆韧转变时临界粒子间距(IDc)与......
用悬浮接枝共聚合法合成了乙烯/1-丁烯共聚物(PEB)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的接枝共聚物(PEB-g-MAN),并用其增韧苯乙烯/......
在转矩流变仪中通过熔融接枝反应制备了EPDM-g-GMA,将其与聚丙烯(PP)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用化学滴定法测定EPDM-g-GMA的接枝......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不同过渡层结构的核壳丙烯酸酯类抗冲击改性剂(AIM),用于聚氯乙烯(PVC)树脂的增韧改性。使用动态激光粒度......
本文在简要回顾聚合物的应力应变特性、屈服行为、脆韧转变现象以及断裂行为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从温度活化的分子活动性、应力活化的......
研究了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对两种不同型号的聚丙烯(PP)的增韧情况。结果显示.对不同性质的基体PP,出现脆韧转变所需的弹性体POE含量......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丁苯橡胶接枝聚苯乙烯 (SBR g PS)共聚物 ,将其与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共混 ,研究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
制备了含纳米莫来石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和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EPDM-g-MAH)母料,研究了纳米莫来石对聚丙烯(PP)/EPDM和PP/EPDM-g-MAH......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丙烯(PP)/聚烯烃弹性体(POE)/填料共混物。通过填料选择、工艺调节和POE复配三种方法,实现了POE含量固定......
采用热引发熔融接技方法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下马来酸酐 (MAH )接枝HDPE、接枝共聚PP及接技EPDM弹性体的接枝反应。结果表明 :本热......
<正>采用自由基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反应性核壳结构增韧剂ABS-g-MA和ABS-g-AA用于PA6的增韧改性,两种增韧剂的差别在于壳层接枝......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增容的PA6/ABS共混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PA6/ABS共混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增......
本文使用纳米CaCO3粒子对196#不饱和聚酯树脂(UP)进行改性,考察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CaCO3粒子对196#UP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树......
采用纳米BaSO4及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对聚酰胺(PA)6进行增韧改性,研究了PA6/POE-g-MAH共混体系的脆韧转变,讨......
用缺口冲击和缺口拉伸实验研究PA6/POE-g-MAH共混物的脆韧转变。结果显示,POE-g-MAH含量对共混物脆韧转变的影响主要是POE-g-MAH含......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不同相容剂含量的PP/POE共混体系,测试了不同体系的脆韧转变温度、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乙烯-丙烯多嵌......
高密度聚乙烯(HDPE)在低温和复杂工况下韧性不足,需要进一步增韧改性。本文通过研究化学交联、弹性体共混以及二者协同增韧HDPE的......
在介绍逾渗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描述方法的基础上,总结了聚合物共混体脆韧转变(BDT)中的逾渗模型的提出、发展及应用.并指出对BDT逾......
研究了非晶的聚氯乙烯(PVC)/丁腈橡胶(NBR)共混物脆韧转变特性,主要包括形态参数─—分散相粒径(d)、体积分数()、特别是分散相粒径分布(б)对其脆动转......
聚合物共混以及无机粒子填充是制备高性能材料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具有简单易行,研发周期短,成本低廉等优点。本论文围绕高分子材料......
研究了聚碳酸酯(PC)在沸水中的吸水规律和冷热水循环老化对PC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C在冷热水循环老化过程中发生了脆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