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外交相关论文
1938-1939年苏联各部门根据斯大林的指示,就调整苏芬边界与芬兰展开多轮秘密接触和公开谈判.内务人民委员部、外交人民委员部、共......
在冷战缓和期,和平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关注的主要议题.为宣传自身的和平外交政策,苏联政府在幕后主导成立了基督教和平......
抗日战争胜利后,苏联一直对华推行“双重外交”,既同中华民国政府保持外交关系,又同中国共产党发展关系。1949年是战后苏联对华“......
1980年代初的波兰危机是一场对苏联地缘政治利益和意识形态利益提出严峻挑战的危机,苏联对此采取的对策是通过强大的政治、军事压......
二战后期,苏联确定了在战后继续与西方合作的外交战略,为此在其周边国家和力量所及的地区推出了“联合政府”政策。通过各国共产党实......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怀着胜利和喜悦之情在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当日下午,新任命的政务院总理兼......
苏联在阿富汗历时9年零2个月的战争,其中约有6年时间是在联合国主导下的政治谈判中度过的。相关各方基于自己的利益在政治解决阿富......
】1947年6月,在杜鲁门主义已经出台的背景下,美国提出了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苏联认定该计划的目的是要组建反苏的西方集团和侵蚀苏联的......
1939年3月15日,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这使得欧洲的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苏联在孤立、集体安全和与德国联合之间进行着选......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苏联与西方各国关系缓和的进程,因"欧洲导弹问题"等危机的发展而受挫,东西方之间形成所谓"第二次冷战......
二战后期美苏主导下构建的"雅尔塔体系"为战后形成美苏合作的"新型大国关系"提供了历史机遇。雅尔塔体系的基础是大国利益的重合与......
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在特兰西瓦尼亚的领土争端及大国的介入,是20世纪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新解密的档案材料,可以看清第二......
戈尔巴乔夫是苏联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总统。他在任时发动和领导了苏联的改革,而这一失败的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新......
二战后期,苏联确定了在战后继续与西方合作的外交战略,为此在其周边国家和力量所及的地区推出了"联合政府"政策。通过各国共产党实......
20世纪70年代初,冷战中一次非同寻常的国际会议—“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在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的环境中被发起、酝酿以至成功召开......
阿富汗作为苏联南部邻国,与苏联有着长达2400余公里边境线,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于苏联的南部边疆的安全和中亚五国的稳定有着极为重......
宗教作为“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对人类社会生活,特别是对国家间政治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无论是挑起战端的日军,还是奉张及南京当局都密切关注莫斯科对此事变的外交态度。虽然面对中东铁路可能遭遇日军......
二战后期,苏联确定了在战后继续与西方合作的外交战略,为此在其周边国家和力量所及的地区推出了"联合政府"政策。通过各国共产党实......
战后斯大林对外政策的目标有三个层次,即和平共处一世界革命一国家安全利益。在这个三维结构中,苏联国家安全利益始终处于最高地位。......
本博士论文的题目是“斯大林国际政治理论与外交战略研究”,研究的定位在于梳理斯大林国际政治理论体系、探析斯大林的外交战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