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状相关论文
以四川盆地12个引种地的油用牡丹\'凤丹\'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其表型性状及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并结合气象、土壤养分和海拔等......
本文以野生二粒小麦G18-16和四倍体硬粒栽培小麦Langdon为亲本的重组自交系群体152个家系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其四个不同年份和环境......
近一个世纪以来,对杂种优势这一大多数生物都存在的复杂现象,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遗传假说。Davenport(1908)和Bruce(1910)提出显......
玉米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其种子作为重要的蛋白质资源在农业、食品业、饲料业、酿造业、医药业等多样的产业中被......
为探讨起源地生态地理因素对野生二棱大麦营养性状的影响,对源自以色列不同地区9个野生二棱大麦群体的60个生态型材料的籽粒总氮、......
【目的】对喜马拉雅野生鸭茅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的表型性状差异进行评价,旨在获得不同倍性鸭茅种质的表型性状基础数据。【方法......
在基质栽培条件下,测定15个番茄新品种的商品品质和营养成分,并对其优良品质和不良品质采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分析。结......
种植高产优质的饲料作物--牧草,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畜牧、养殖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牧草生长不择地、抗逆性强,可......
作物营养遗传研究是当今农业科研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为此就作物耐低磷营养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如植物适应低磷胁迫的生物......
利用2套近等基因系,在人工模拟气候室,研究了不同Rht近等基因系营养性状的遗传差异。结果证明:Rht-B1b和Rht-D1b矮秆基因系不但具有很......
摘要:详细论述我国土壤中的钾素分布状况,分析我国及世界钾肥的生产及供需现状,探讨植物中的钾营养性状及其相关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为......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内部研究组通过合作,从大自然中选择了4种野生番茄,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根据人们的食用需求,成功驯化......
挖掘利用植物自身的磷高效营养遗传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磷高效营养性状涉及根形态、根分泌物、膜与体内磷转运以及菌根等......
为探索红松无性系结实性状变异规律并选择优良无性系,对林口县青山红松无性系种子园25个无性系的一个年度的3个营养成分性状、两个......
从2005年4-8月,以当地品种(天水苜蓿)为对照,对从加拿大引进的THG-1、阿尔冈金、苜蓿王3个品种通过田间测定试验进行了营养成分的分析......
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植物钾素营养性状遗传的研究进展 ;讨论了植物营养性状遗传的几个主要概念 ;植物耐钾胁迫营养性状的形态学及生......
为评价重庆巫山脆李的营养品质,随机抽取巫山5个脆李主要种植区域(G、Q、P、S、L)共55份样本,对其VC、可溶性蛋白、γ-氨基丁酸等1......
以燕山山脉野生欧李实生群体为试材,采用系统聚类和双变量相关的分析方法,研究同一生境条件下野生欧李营养生长性状和果实矿质营养......
植物营养遗传育种学是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以挖掘植物自身遗传潜力,实现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为目标,综合植物营养学......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是禾本科蜈蚣草属多年生暖季型草坪草,是蜈蚣草属中唯一用作草坪草的物种。由于起步较晚,假俭草在......
结缕草属(Zoysia Willd.)植物是禾本科画眉草亚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公认的优良暖季型草坪草,由于结缕草属植物的研究工作起......
植物功能性状是连接植物与环境的桥梁,能够客观表达植物对不同生长环境的响应,研究植物功能性状特征及其随坡向的变化规律,对认识......
对林木营养的研究虽然开始较早,但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仅限于对基因差异的表面研究上,极少涉及林木的遗传机制。由于在人工林抚......
通过对燕麦不同生育时期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及基因型筛选,确定燕麦最佳刈割期,进而提高优异基因的积累与新品种的培育,为......
燕麦具有适应性强、分蘖力强、生物量大及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是家畜优良饲料作物之一。因此,对饲用燕麦品种改良和选育工作对促进畜......
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是山矾科、山矾属果实富含油脂的多用途木本油料植物。本文以野生引种植株为研究对象,开展N、P、K不同......
为探讨基因型和生长环境对野生二棱大麦营养性状的影响,对源自以色列不同地区的9个群体60个基因型野生二棱大麦材料在3个环境条件......
为了解燕麦品种在成都平原的生长表现,本试验对燕麦的产量性状和营养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9个燕麦品种在试验地均能正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