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密度相关论文
为探究大规模调水输入背景下南四湖生态环境演变特征,采用多种非参数统计方法综合分析2010—2020年南四湖藻密度、总氮(TN)、总磷(TP)、......
通过2021年4—9月对衡水湖浮游藻类进行逐月的采样调查,共鉴定浮游藻类54属,主要是由绿藻门(29.63%)、硅藻门(29.63%)和蓝藻门(27.78%)等组......
文章基于滇池外海监测数据(2014—2020),分析了滇池外海不同区域间的藻类分布情况,并运用最大信息系数(Maximal Information Coeffici......
为探究叶绿素a与藻密度的相关性,试验分别以实验室条件下的纯藻种和水源型水库中的天然藻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期对叶绿素a、藻密度......
利用浮游植物荧光仪研究了不同Zn2+浓度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6 h内,低浓......
本文总结了2014-2018年5年时间内,巢湖湖区地表水中总氮、总磷、藻密度及水华的变化情况,并做了初步的统计分析.......
巢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由于周边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在不断加剧,直接导致巢湖蓝藻水华每年6至10月的不断爆发,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生态平......
城市景观水体受人类活动影响大,易发生富营养化,导致景观功能难以维持。藻类大量增殖是富营养化的重要表现,其中铜绿微囊藻(Microcy......
对夏季太湖野外水华蓝藻样本进行梯度稀释,将自动监测法与手工监测法(人工镜检法和分光光度法)进行比对分析,同时通过对野外样品的......
为了了解衡水湖水质状况,本试验从2018年7~10月底分别采集水样共10次,测定了藻类数量及叶绿素a的动态变化,为水质变化进行监测,并......
温度和食物密度一直是浮游动物生长和繁殖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子,而有关两者对蛭态类轮虫生活史策略的影响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基于......
对蠡湖2011~2014年水质、藻类密度进行了长期监测,采用灰关联方法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水温是影响藻密度最重要的因素,浊度次......
以长江下游水体优势种藻类为研究对象,采用烘干法测量含沙量,通过计算全年极限系统误差和月际实际系统误差,分析水体藻类密度和组......
太湖苏州水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pH指标在Ⅲ类水标准线值附近波动,成为水源地水质全面稳定提标的制约因素之一。为进一步确保太湖......
压裂工艺可以有效改善油气层导流能力,是低渗透、特低渗透油气井增产的主要措施。压裂液通常由水(98-99.2%)、多种化学添加剂(0.5-......
为研究大宁河底泥营养盐时空分布与藻细胞分布的关系,本研究在大宁河选择4个代表性的取样点:菜子坝、白水河、双龙和大昌,利用垂直......
太湖北部湖湾—竺山湖的富营养化对周边城市的发展和水资源的利用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本文选取竺山湖为主要研究区域,以表征水体富......
以太仓市两处饮用水水源地避咸水库及刘家港水库为研究对象,对水源地藻类种群和密度、水温及2-MIB、GSM浓度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在2年内分季度调查滆湖浮游植物种群和水环境因子,分析藻密度的空间分布状况以及按时间序列的藻密度变化和浮游植物优势种群变化,......
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文献中收集的铜绿微囊藻试验模拟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数据挖掘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作为非参数的分类方法......
对某市源水中的藻毒素高发期、藻毒素的分布、藻密度作了分析 ,并探讨了藻毒素浓度和藻毒素产率与水中氮、磷浓度的关系 ,以及常规......
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考察预O3、PAC、PAM和主O3投量对藻类去除的影响程度。中试结果表明,在深圳夏季高藻季节,当原水藻......
2016年8~11月三峡水库蓄水期间,对三峡水库-葛洲坝水库上下游8个监测断面浮游植物密度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分析。主要对绿......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在前文研究叶绿素a与生物量基础上,本文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并结合潘家口水库现场围隔实验,主要从室内研究水体、野外围隔水体及......
本文阐述以单位水样中藻类数量(藻密度)对蓝藻水华程度进行分级的思路和方法,并用连续多年的滇池和昆明松华水库藻类监测数据进行......
三峡水库175m蓄水后,长江回水末端将至江津花红堡,嘉陵江回水末端至合川,重庆市主城江段水域都将直接受蓄水影响。自三峡水库建成......
为探究Zn^(2+)和Cd^(2+)对轮虫种群增长的单一和联合毒性效应,在不同温度(15、20和25℃)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不同密度(0.5×......
针对三峡水库175m实验性蓄水,2009年对嘉陵江、长江重庆主城段有机物、营养盐、生物含量及流速、水温、pH、DO等相关理化指标做了......
本文根据巢湖2013年硝酸盐浓度与藻密度的数据,研究巢湖蓝藻的生长与硝酸盐浓度的关系,发现硝酸盐浓度与藻密度成负相关,证明蓝藻......
采用超声波对河流中的藻类进行处理,研究了超声波辐照时间、辐照频率和辐照模式对抑藻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超声辐照时间达......
论证了降低饮用水浊度,有利于降低水中的藻密度、有机物含量,降低Ames致突变率,降低病毒传染病的发病病例,提高变形虫贾第氏虫的去......
期刊
利用浮游植物荧光仪研究了不同Zn2+浓度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6 h内,低浓......
研究安康水库水质与水生生物,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水质保护和渔政管理提供参考。在瀛湖库区设7个采样点,2015年7月-2016年6月每月1......
针对湖库水在夏季藻类含量过高的情况,采用以超滤为核心的组合工艺进行处理,考察了超滤中试系统对藻类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超滤......
[目的]探讨巢湖水体浮游藻类数量与主要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巢湖各取样点的水质及藻类数量和种类进行检测和观察,分......
太湖水是苏州市、无锡市的主要城市供水水源,本文调查分析了水源水厂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部分原水水质数据指标,研究结果如下:太......
2009年4月、5月,2010年6月、8月、9月、10月及2011年3月,分别对东昌湖水体中的叶绿素浓度和藻细胞密度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叶绿素a......
笔者于2013年12月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室内进行不同体质量不同投饵时间、不同饵料密度对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Born)〗滤水......
实验主要研究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对北京市城区地表水体进行分析,发现在叶绿素a浓度〉40μg/L时,叶绿素a与藻密度有较好的相关性,Rz值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