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复礼相关论文
<正>1982年12月25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郝诒纯教授,在庆祝她的老师袁复礼教授诞辰90周年的会上,将一份珍贵的礼物——用袁复......
考查团的成立 1926年冬,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从柏林出发,经西伯利亚大铁路入中国东北,于11月20日抵达北京。中国是斯文赫定的荣......
黄河东面,晋、陕、豫交界的地带,是黄河三角洲,被称作“河东”。先秦以前,这里是华夏族的核心区域。宋元以后,在中原沦陷时,这里保存了大......
中国地质学会的前身为1909年在天津创立的中国地学会。经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及在华工作的外籍知名学者章鸿钊、翁文灏、王烈、丁文江......
在20世纪的前期,中国的学术界与瑞典著名地理探险家斯文·赫定之间有过一次成功的科学考察合作。有关此次合作的情况和取得的丰硕成......
1927年,徐炳昶、袁复礼等10余位中国学者与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组成西北科学考察团,从北京的西直门火车站乘火车抵达包头,之后改用驼......
吴晗先生和中国地学界有着不解之缘。1930年8月,吴晗到了北平,经燕京大学文史系研究员顾颉刚介绍,在燕京大学图书馆中日文编考部工......
莲花山花儿自袁复礼于20世纪20年代发现,经牙含章、张亚雄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梳理奠基;再到新中国建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本土......
《攀枝花市志》记载,1939年初袁复礼调查并发现储量1.3亿吨的攀枝花铁矿。经过对历史档案和当事人20世纪末文献的梳理,证实袁复礼1......
在1927-1933年间,由中瑞两国合组的西北科学考查团在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合作科学考察中,地质学家袁复礼共发现了4个化石点,5个化石层位,......
袁复礼是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中最重要的中国学者,科技史学者对袁复礼在考查团中工作的评述,多集中于他在古生物方面的重大发现。文章......
袁复礼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考古学家,他为我国及世界考古和地质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被时人誉为“袁氏三杰”之一的袁复礼为我国地质和地质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捐赠给保定学院图书馆的个人收藏特色鲜明,极具......
1926年2月5日,一位年轻学者告别除夕氛围中的京城,与著名考古学家袁复礼一起赶赴山西。这个年轻人,正是后来被称为“中国考古学之父”......
河南渑池仰韶村是仰韶文化所从取名的地方,发现以来已有80年的历史。安特生和袁复礼的考古发掘,标志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萌芽,后来的一......
袁复礼参与了1927-1935年的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工作,其中在考古、资源开发、地质学、西北地区资料记述等方面均有较大功绩。其所采集......
袁复礼(1893.12.31-1987.5.22),字希渊,河北徐水县人。著名地质学家、教授、教育家。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高等科,1915年获庚子赔款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