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观相关论文
新企业会计准则与之前的准则和会计制度相比,制定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从收入费用观到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转变、从受托责任观为......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正确和完整与否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绩效反映的真实性和全面性。本文对我国现有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
2003年7月25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向国会提交的一份报告指出:“资产负债表观为经济实质提供了最有力的概念描述,从而成为准则......
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有很多亮点,其中亮点之一就是由原来的利润表观转向了资产负债表观.本文就此对利润表现与资产负债表观的......
摘要2006 年2 月15 日,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 号———所得税》(以下称为新所得税准则)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处理......
本文通过对资产负债表观和利润表观的概述,从会计目标、会计要素计量属性、收益计量模式、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等不同角度对这两种会......
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要求财务报表在编制时由利润表观转变为资产负债表观。资产负债表观逐渐被大家所熟悉。本文先通过一个小案例......
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内容及会计理念方面对旧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补充和完善,实现了一定的突破和创新.其中,最重要的是采用、引进了“......
从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至今,资产负债表观已经代替损益表现让更多的人所认同,在确认收益的时候,很多人认为资产负债表观可以......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市场也在发展,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然而我国的经济制度也更加规范.受我国经济环境影响的,资产负债......
我国目前财务管理发展缓慢,财务管理学与会计没有明显的连接点,尽管我国大多数公司已经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其财务部发挥会计......
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我国新会计准则借鉴吸收了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的研究成果,其一个重大突破在于是新准则体系凸......
立足所得税会计差异,就相关概念、会计处理方法和列报进行详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新的所得税具体会计准则颁布的现实意义及......
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按照立足国情、国际趋同、涵盖广泛、独立实施的原则,财政部对会计准则作了系统性的修改......
论述了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五大变化和创新:即会计目标——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谨慎性原则应用——由过度谨慎向适度谨慎转......
会计准则在会计理念上由利润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财务报表体系重心由传统的利润表变为资产负债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促使企业着眼......
我国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惯例,严格界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一)理念的变化: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表观。多年来。我国的会计准则遵循的是收入费用观。在收入......
会计信息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会计准则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依据,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资产负债......
为顺应经济的迅猛发展,酝酿已久的新会计准则于2006年2月15日由财政部正式颁布,并要求上市公司在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的所得......
为了满足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和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重要创新,不仅是因为重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更重要的是在财务报告目标上强化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要求,确立了......
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有很多亮点,其中亮点之一就是由原来的利润表观转向了资产负债表观。本文就此对利润表观与资产负债表观......
[摘要]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中,对所得税进行了详细地规范,与原有......
目前,铁路企业仍然实行以利润表观为指导理念的会计制度。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我国企业都必须实行以资产负债......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目标的表述更加清晰.更接近美国会计准则体系和国际会计准则体系所倡导的会计目标“决策有用观”,由此引起了报......
在新会计准则中,会计准则在有关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记录以及报告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差别最深的就是由原来的利润表观转向了资产负......
对《会计之友》2007年第9期(上)发表的重庆工商大学王成敬和李铮两作者写作的《新议永久性差异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一文拜读后,产生......
近年来,所得税会计核算一直遵循1994年6月29日发布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原规定)。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观核算企业的所得税,相对于利润表观来说,所得税的缴纳,由主要看利润表转向了资产负债表,由当期收益转......
从2006年新会计准则颁布至2008年的新企业所得税法的改革,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中国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对现行利润表进行了修改,在"每股收益"项目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两个项目,以反映未在损益中......
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最主要方式。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存在着重法律形式而轻经济实质,重成本而轻价值,侧重于企......
计量企业收益有两种会计理论,分别是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过去,我国的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界运用的主要为收入费用观,以此来确......
新会计准则不是对原会计准则的小修小改,而是一种全新的突破和构建。本文探讨了新会计准则在六个方面的重大突破,特别对突破之一"革......
从利润表观与资产负债表观的实质入手,分析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理念变化,得出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理念上更科学、使我国......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的显著特征是立足国情、国际趋同.在低碳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新准则中的很多规定体现了低碳经......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资产负债表观这一会计理念已被我国逐渐引入并作为主要指导思想。本文首先论述了资产负债表观和收入......
2006年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2014年财政部对其进行了大修改,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基础上,其中最重要的理论更新则是收入费用......
关于所得税会计处理资产负债观为其理论基础,构建二元思维模式和掌握三步解题法,是会计学习者熟练掌握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三个关键要......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会计准则也在跟随着国际的潮流。新会计准则存在着重大的突破,提升了资产负债表观在准则中的原则性表......
立足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通过观察和分析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正反两方面的财务管理经验,以及演绎一个非银行金融企业的资......
随着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由利润最大化转变为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反映企业经营及其结果的会计,其基本理念也由利润表理念转换为资产......
资产负债表观以资产负债表为报表重心而强调全面收益,它由净资产(业主权益变动除外)的期末、期初余额对比求得,相应编制全面收益表......
自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起,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作为企业所得税核算的主推方法,一直处于风口浪......
本文就我国会计准则的IFRS趋同为制度背景,理论构建了会计准则变革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基础关系,并结合我国准则趋同的特征选择了......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持续与国际趋同,资产负债表观作为新会计理念之一逐渐取代了利润表观,资产负债观认为收益仅是资产和负债变化的结......
在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所得税会计的理论基础已从利润表观转变为资产负债表观。本文从这一转变出发,对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