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规律相关论文
大沙鼠是我国林草生态系统的重要有害生物类群。多年来,我国学者针对大沙鼠生态学及防治措施开展了大量研究,先后采用样线法、随机计......
为了解广州南沙湿地鸟类迁徙规律,揭示鸟类整体迁徙动态变化,于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连续在每月下旬日落前3 h采用样点法和样线法对......
1993年5月,在黑龙江省小兴安岭西部的通北林区发现白头鹤繁殖巢一处,从而证实了白头鹤在中国确有繁殖分布.发现繁殖巢的位置在小兴......
白额雁是长途迁徙候鸟,整个迁徙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为了解鄱阳湖越冬白额雁的迁徙规律、活动规律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以鄱......
鸟类迁徙现象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自然现象之一,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态环境的变迁.人类的生产生活对生物的栖息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
鸟类迁徙是指鸟类中某些种类,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地、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进行的往返移居行为.鸟类迁徙......
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是水稻生产上重要的病原物之一,曾严重威胁我国粮食产量。利用抗病品种防治线虫病害是最为经济......
对于火力发电机组,水工质的高参数带来了高热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机组汽水系统腐蚀的风险。汽水循环过程中水工质参数对电站锅炉不同......
本文详细报导了白枕鹤在丹东首次被发现,并通过胃检,对白枕鹤的食性和迁徒规律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选取浙江省2009-2014年56个监测站的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监测数据,对其数量分布和活动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绿头鸭主要......
根据阿勒泰20年的物候(候鸟)观测资料,分析候鸟的迁徙变化规律,并和阿勒泰近20年的气候变化做对比分析。......
鸟类资源是地球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研究鸟类迁徙规律,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鸟类疾病的传播。本研究以浙江省24个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
候鸟是指在春秋两季沿着比较稳定的路线,在繁殖地域和越冬地域之间迁徙的鸟类。近几年来,“禽流感”的传播被证明与候鸟迁徙有关,因此......
北京房山褐家鼠迁徙规律研究北京市房山预防医学研究中心王洪权,王砚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罗泽80年代调查表明[1.2],褐家鼠是北京房山常见......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鹤类重要的迁徙中转站,在鹤类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9种鹤类资源中,保护区有7种。2006年鹤类南......
1996-2008年6月份,对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嘴鸥使用特定编码的彩色旗标,共标记2820只。其中成鸟31只,幼鸟2789只。根据2......
大庆龙凤湿地在动物地理区划分上属于古北界,本次调查在其保护区内共发现鸟类71种,隶属10目27科,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3种,Ⅱ级保......
辽宁是猛禽迁徙的重要停歇站 ,是候鸟进出东北的咽喉之地 .基于辽宁在研究猛禽迁徙上所具有的优越地理位置 ,于 1 996~ 1 998年 3~ 5......
2001-2006年,通过对湖南省屏风界候鸟种类及迁徙规律的调查,表明屏风界候鸟资源较为丰富,共环志鸟类26科95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鸟......
1987~1992年的春季,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猛禽迁徙途中的主要停歇地——山东省长岛、青岛,辽宁省老铁山地区,通过对几种主要猛禽的迁徙规律等生态......
黄河三角洲是鹤类重要的迁徙停歇地,共记录7种鹤,除蓑羽鹤、沙丘鹤为偶见旅鸟外,其它5种鹤在迁徙期常见。基于1998~2015年鹤类调查......
为了探究浮选煤泥尾煤中矿物质的分布情况和迁徙规律,本文选择了三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泥进行浮选,以浮选后尾煤为研究对象,通过X射......
中国原非大红鹳(Phoenicopterus roseus)的分布地,近年来却频频被人在野外观察到。本文记录了2019年1月在上海崇明东滩观察到1只成......
对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形目鸟类迁徙规律的研究发现 :目鸟类不同种的迁徒时间、顺序是较为固定的 ,并具有各自的高峰期......
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对宁夏沙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游禽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游禽鸟类43种,隶属于5目、6科、18属,分别对游禽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