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污染过程相关论文
利用唐山市6个环境监测站臭氧小时浓度数据及唐山观测站小时气象数据对2021年6月11-13日臭氧重污染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O3浓度极......
为了对京津地区PM2.5质量浓度长期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来源有更深入地研究,本论文基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站点和天津武清野外大气观测......
以2020年1~2月华北地区的大气重污染过程为对象,在WRF-CMAQ模型模拟的基础上,分析了气象条件和排放变化对此次重污染过程的影响,并......
本文利用2015年11月-2018年11月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AE-33型黑碳仪测得的地面黑碳气溶胶浓度数据,对该地区黑碳气溶胶浓度的时间变......
为了明确驻马店市区PM2.5污染特征及贡献源类,2019年1—3月在驻马店市区2个采样点采集PM2.5样品,分析了其化学组分特征;结合PMF和......
利用2018-11-21-12-05常熟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的常规参数逐时数据、细颗粒物化学组分数据及大气颗粒物激光雷达监测结果,对常......
二次组分是由气态污染物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产生的,研究二次组分对复合型污染物协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河北省全面实施......
利用河北省环保局环境监测站提供的AOI值逐日数据,基于Hysplit模式对河北省不同区域、不同高度的气团进行聚类分型,得到污染季影响......
利用2016年12月14日-2017年1月3日安徽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大气边界层垂直探测资料、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污染物浓度资料及天气图......
为研究京津冀地区重污染过程大气污染物的垂直分布特征,于2016年12月13日重污染前(11:49-12:18)和12月18日重污染期间(11:00-11:16......
为探讨华北地区秋冬季重污染过程PM 2.5(细颗粒物)中PAHs(多环芳烃)的污染水平、分布特征及来源,分别采集2018年11月17日—2019年1......
研究了秋冬季发生在辽宁省的由西南方向传输的重污染过程的特征,分析其对辽宁省区域预报及城市预报的影响,总结易发生传输污染的天......
利用地面观测的空气质量数据、3D可视激光雷达观测数据、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在线解析数据,结合后向轨迹模型分析气流来源,对大......
为了解重污染过程中细颗粒物的组分来源及探究SPAMS法在预警方面的应用.,本文于2015年12月于西安城市运动公园采用单颗粒气溶胶质......
北方秋冬季为重污染过程频发季节,为了解聊城市冬季重污染过程中PM2.5及化学组分污染特征,于2016年1月711日在聊城市区开展PM2.5样......
本研究监测了邯郸市2017年9-10月(秋)、2018年1-2月(冬)、2018年3-4月(春)和2018年6-7月(夏)的大气污染物浓度,结合气象数据分析了臭氧(O3)和......
对北京2000年11月的一次PM10重污染过程进行分析,以期进行造成PM10质量浓度增量的天气型诊断.结果表明:最不利于污染扩散的气象形势对......
利用常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气象观测数据及HYSPLIT气流后向轨迹的模拟结果,对2016年1月2—3日大连市区出现的一次重污染过程进行......
污染气象成因和污染物区域传输作用对本地污染影响较大,研究不同地区污染气象成因和污染物区域传输作用对本地污染的治理有重要意......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污染形势严峻,尤其是重污染过程频繁发生,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影响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在当前大气污染......
汞是一种能进行长距离传输的全球性污染物。中国是目前全球汞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汞污染较严重。但我国的汞监测工作起步较晚,缺乏对......
为了对京津地区PM2.5质量浓度长期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来源有更深入地研究,本论文基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站点和天津武清野外大气观测......
以山东省济南市2017年12月27-31日的重污染天气过程为例,运用数值模拟与观测资料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此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的天气形......
氨气(NH3)是大气中一种重要的碱性气体污染物,可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二次无机气溶胶(SNA),造成细颗粒物(PM2.5)污染。华北平原N......
本研究采用WRF-CAMx模型对京津冀及周边7省市PM2.5与SIA组分传输规律进行了研究,定量估算了京津冀地区PM2.5与SIA的空间来源贡献,......
针对北京2013年1月的一次混合型大气重污染过程,于2012年12月31日—2013年1月18日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楼顶采集了T......
本文利用一年的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2012年9月-2013年8月各季度PM(PM2.5和PM10)污染状况,得出PM2.5的大小顺序依次是冬季>秋季>夏季>春......
采用WRF-CAMx-PSAT模式对长江中下游地区PM2.5传输规律进行模拟研究,定量估算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城市PM2.5空间来源贡献,分析区域......
自从2013年9月,国家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至今实施已经有3年多的时间,从环境监测的污染物数据来看,3年时......
以2015年冬季的一次重污染过程为例简要介绍了石家庄地区冬季细颗粒物污染过程的主要特点以及天气要素对重污染过程的影响作用。......
综合运用了多元资料(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L波段雷达探空资料、风廓线雷达探空资料和再分析资料)和多种方法(后......
采用在线仪器监测分析2017年冬季天津气象铁塔220m观测平台大气中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的体积浓度,并结合污染物资料、气象观测资料......
期刊
基于PMF模型源解析结果分析了呼包鄂地区冬季、夏季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特征.物质重构结果表明,有机物(19. 9%~44. 6%)、地壳物质(9. 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