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Ⅰ)相关论文
基于Cu(Ⅱ)、Ag(Ⅰ)在硼酸-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能同时催化过硫酸铵氧化邻甲氧基酸的显色反应,实现了Cu(Ⅱ)、Ag(Ⅰ)的催化动力学分析法同时......
研究了在稀盐酸介质中,银催化氯化物还原铈(Ⅳ)而使其褪色的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银(Ⅰ)的新方法。测定银(Ⅰ)的线性范围为0~40μg/L,检出限为5.7×10- 7g/L。......
新显色剂N-烯丙基-N'-(4-萘磺酸钠)硫脲(ASNTu)与银在氨性介质中能形成稳定的1∶1棕色水溶性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380nm,摩尔......
基于痕量铜(Ⅱ)和银(Ⅰ)在乙酸介质中抑制高碘酸钾氧化玫瑰桃红R褪色反应,建立了阻抑速差动力学光度法同时测定铜(Ⅱ)和银(Ⅰ)的新......
合成了[Ag(L-Phe)]∞单晶,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a=0.7233(9)nm,b=0.6412(8)nm,c=1.0164(13)nm,β=106.098(3)°,V=0.4515(10)nm^3,Z=2,F(000)=2......
建立了催化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银的方法,讨论了影响指示反应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Ag浓度在0~40μg·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
本文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方面主要探讨了银(I)催化炔烯酮(酯、酰胺、砜)合成α-烯基三取代呋喃衍生物的反应,通过实验和文献调......
研究了改性竹炭对银(I)的吸附性能与机理。研究表明:竹炭对银(I)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平衡吸附量为45.2mg/g;竹炭对银的吸附动力学可用准一级动......
在氨性介质中 ,Trition X-1 0 0存在下 ,N-烯丙基 -N′-(氨基对苯磺酸钠 )硫脲 ( ASATu)能与银发生反应 ,生成一个配合比为 1∶ 1......
本文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SiO2微球,并研究SiO2微球在弱碱性条件下对Ag(Ⅰ)的吸附性能,建立了SiO2微球固相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A......
原子-键电负性均衡方法是在密度泛函理论和电负性均衡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的。本文应用原子-键电负性均衡方法中的σ-π模型(ABEEM-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