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铤相关论文
最近,在河南的一次“大河鉴宝”活动的钱币鉴定中,有邹先生携来求鉴的一枚银铤最为珍贵,故介绍与大家共赏。 这是一枚南宋时期(1127......
宋代白银货币的使用比唐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其货币性增加,使用数量加大,国内政府的税收、开支,民间的宝藏和大额支付,国际贸易交往等都广......
船形银铤是白银货币的一种早期形态。 船形银铤形状如船,倒置似小案。以往对船形银铤的判断标准被掌握得不够统一,各有各的理解,故......
赤水市收藏协会在本市复兴镇境内征集到南宋拾两银铤两件,形制为两头圆弧形成束腰状。其银色温润,包浆入骨,铤面錾刻的铭文娴熟流......
1970年10月在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了一千余件文物,其中以271件金银器皿为大宗,还有白玉、宝石、金饰、贵重药材、中外钱币、银饼、......
<正>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收藏有2件唐代笏形刻铭银铤,1956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东北郊第一砖瓦厂,即唐长安城大明宫遗......
2005年,笔者有缘将一枚12年前所见到的宋代银铤失而复得,了却了心愿。这其中还有一段令人难忘的故事。 早在1992年,也是笔者收藏刚......
近见一唐代银铤,据说出自陕西西安。银铤为长条笏板形,面背锤锻较平整,表面有黑色氧化层包浆,通长325、宽88—90、厚11—14mm、重3950g......
考释陕西历史博物馆征集的"岭南观使判官建中二年二月减判银课料"和浙江民间收藏的"岭南观察使并判官建中二年二月停减课料"银铤,两笏......
本文考证了2001年广西桂林地区发现的一笏唐代银铤,在结合敦煌吐鲁番文书考释银铤錾文"府□前限税"、"专知官令裴知言"等名词之后,......
契丹在建国前,社会正处于向封建社会转化的过渡时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还比较落后。在铜钱铸造之前,契丹的商业活动曾长期处在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