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河口湿地相关论文
...
植物入侵是河口湿地土壤碳(C)、氮(N)、磷(P)循环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了探讨福建闽江河口互花米草入侵短叶茳芏湿地对碳输入和碳排放的影响......
湿地植物光合固碳(C)是湿地C汇的重要来源,在湿地生态系统C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研究氮(N)输入对河口湿地植......
属性识别模型发展于模糊数学法理论,能够处理复杂多因素研究对象难以综合评价和定量排序的问题.提出将以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的属性......
本研究以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为研究区域,采用分解袋法,研究互花米草不同构件枯落物分解特征及分解过程中元素变化动态,并对枯落物......
以闽江河口区最大的洲滩湿地--鳝鱼滩湿地为研究区域,选取空心莲子草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内18个土壤剖面以10 cm为间隔分......
闽江河口湿地第二次科考鸟类调查项目于2020年10月6日正式启动。这是在闽江河口湿地展开的参加调查人数最多的一次鸟类调查。该项......
【目的】研究闽江河口湿地不同植物根际土壤中氨氧化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组成,为阐明湿地植物根际土壤脱氮功能微生物类群研究提......
选择闽江河口最大的鳝鱼滩湿地为研究对象,分别在2010年4月(小潮月)与10月(大潮月)的大潮日(2010年4月14—15日和9月9—10日)和小潮日进行......
以闽江河口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湿地为研究区,在高潮滩与中潮滩设置有螃蟹影响与无螃蟹影响样地,采用分解袋法,从枯落......
以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生长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为研究对象,并对相应的36个土壤剖面进行取......
通过对闽江河口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群落特征和生物量的调查,结果表明:2种植物株......
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如何选取有效的指标来反映土壤有机碳的变化成为研究的关键......
经过国家林业局组织的立项评审、现场考察和专家论证咨询,2014年1月14日,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福建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
通过对闽江河口湿地主要植物生物量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闽江河口主要植物群落的生物量季节动态规律基本一致:4月下旬返青后,5月......
运用分解袋法,以闽江河口鳝鱼滩沼泽湿地作为研究样地,研究了本地种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成草(Cyperusmalaccensis var.bervifol......
对闽江河口湿地优势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群落生物量和土壤环境因子的观测及其灰色关联......
闽江河口湿地维管束植物较为丰富.据统计,具有408种植物(包括亚、变种),隶属于109个科、294个属.其中蕨类植物有16个科、17个属、2......
日前,经国务院审定,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辽宁大黑山等21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国办发[2013]48号),福建新建闽江河口湿地和茫荡山2......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对闽江河口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进行定量评价,构建了提供食物、调蓄洪水、调节气候......
植物化学计量内稳性特征是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是其生理和生化调节的反映。为了阐明闽江河口湿地植物化学......
为阐明螃蟹活动对湿地土壤活性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对闽江河口湿地不同潮滩螃蟹干扰下的土壤DOC、MBC、NH4^+-N、NO3^--N、Fe及其价......
从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资源状况分析入手,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保护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
面对全球性的环境和气候变化危机,城市化进程中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显得异常脆弱。但是在中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安全和保护问......
本研究从2007年5月~2008年2月,测定闽江河口湿地主要植物群落的生物量、不同植物群落及土壤的碳含量,量化研究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
本研究以闽江河口湿地3种主要优势植物——本地种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 Lam.var.brevifolius Bock......
探究氮(N)、硫(S)输入对枯落物温室气体产生速率的影响,对进一步认识河口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
为揭示互花米草入侵对裸滩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选取闽江河口裸滩湿地和被互花米草入侵的裸滩湿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不同土层土壤......
研究河口湿地沉积物甲烷(CH4)产生和氧化对外源物质输入的响应,对环境保护及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室内培养-气相色......
闽江河口湿地是福建省境内最大的湿地,以河口浅滩为主,由鳝鱼滩和周边潮间带、河口水域组成,地理位置优越,属于自然湿地,气候常年温暖湿......
互花米草在河口湿地的迅猛蔓延,给海岸盐沼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为此,国际上开展了较多的关于互花米草治理方式的研究,......
采用分解袋法,以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本地种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以及外来入......
用最大或然数(most probable number,MPN)法分析闽江河口湿地芦苇、互花米草和红树林根际土壤硝化-反硝化细菌数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以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为研究区域,选取芦苇和互花米草为研究对象,对其根际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储量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
闽江河口湿地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丰富,由于人为的开发,使其脆弱性增强。认为城市化、湿地耕地化、过度的采砂及外来物种的侵入是......
对闽江口鳝鱼滩原生芦苇沼泽湿地以及由其转变的其它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草地、滩涂养殖地、水田、弃耕地、池塘养殖地)的表层土壤N,......
闽江河口湿地共有鸟类118种,其中有冬候鸟72种、夏候鸟12种、留鸟19种、旅鸟15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鸟类14种,福建省重点保护......
<正>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乐市东北部闽江入海口,与台湾、马祖隔海相望,地跨长乐市4个乡镇14个行政村,保护区总......
以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重要的驿站——闽江河口湿地为例,运用支付卡式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支付意愿......
为掌握福建闽江河口湿地重金属污染特征,对闽江河口湿地不同监测点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全面调查采样,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地累积指......
<正> 闽江是福建省的第一大江,流域面积约6.1万平方公里,占福建土地面积的50%,年平均径流量为620亿立方米,被誉为福建省的“母亲河......
采用分解袋法,对闽江河口湿地2种挺水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花和叶枯落物的立枯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