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源输入相关论文
河口沉积物作为承接陆海过程的重要载体,是有机质赋存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研究了珠江口沉积物总有机碳、总氮含量和沉积物可溶性......
近年来,江苏近岸海域水质不佳,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屡屡发生,富营养化是其潜在原因之一。本文对该海域2019年和2020年春、夏、秋季航......
对南海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的含量与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南海表层沉积物的正构烷烃碳数分布范围多在C_16-C_33,奇偶......
石炭纪是晚古生代地球演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全球构造活动相对剧烈,并伴随着生物事件和气候变化,是晚古生代冰期发展的重要阶段。冰......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手段,结合吸收光谱测定,分析了2007年10月中国珠江口及北部湾水体中4个典型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样在太阳光......
磷是长江口外邻近海域潜在的限制性营养元素,沉积物中磷的转化与保存对于指示区域环境变化和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长江口......
为深化对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孔店组二段(孔二段)典型湖相富有机质页岩有机质非均质性的认识,本文利用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有机......
本论文通过分析东、黄海典型海域古生产力指标(BSi、TOC)的平面和垂直分布特征,并将其含量与相应的表层沉积物中各站位和柱状沉积......
西菲律宾海作为西太平洋暖池的一部分,重建其在地质历史时期的热力学变化、陆源输入变化,对于理解西太平洋暖池在全球地质时间尺度......
根据2012年7—8月对莱州湾199个站点的调查数据,对水体营养盐的分布状况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夏季莱州湾表层水体中......
探讨了NS935钻孔沉积物的部分高场强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 Ti、 Rb、 Ga、 Y、 Zr、 Nb、 Cs、 Hf、 Ta、 Th和......
为阐释长江口颗粒态、溶解态正构烷烃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其迁移循环机制.2001年7月在长江口分表、底层采集溶解态与颗粒态......
识别边缘海沉积有机质的来源对碳循环的研究有重要意义。BIT(Branched and Isoprenoid Tetractter)指标作为一种新的指示陆源有机......
沉积岩记录着地球表面演化历史的重要信息。碳酸盐的沉积和成岩过程及其对海水组成变化和碳循环的指示等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
类脂生物标志物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古海洋环境研究,但是在东海利用类脂生物标志物法重建浮游植物生产力、群落结构以及陆源输入的研究......
根据胶州湾2017年6月末、7月初和7月末的调查,探讨了夏季不同降雨情况下表层二氧化碳分压(pCO2)控制机制变化。无降雨的6月末,全湾......
对南海北部MD05-2904沉积柱状样26万年以来的高分辨率分子有机地球化学记录进行报道.通过Uk’37方法所获取的古表层海水温度(SST),......
本论文以长江口海域2005年4个季度的现场调查为基础,测定了不同季节表层水体中悬浮颗粒有机物的δ15N值(δ15Np)及其它相关参数,讨......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青岛市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增加,富营养化已成为胶州湾海域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氮......
甘油双烷基甘油四醚(Glycerol Dialkyl Glycerol Tetraethers,GDGTs)是近几年来新发现的一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基于GDGTs的各种指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