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垂直切变相关论文
环境风垂直切变是影响中尺度对流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其对对流发生发展与维持过程的影响仍存争议,需进行进一步探究。此前有学者通......
2009年和2010年浙江冬季连阴雨过程中出现了罕见的冰雹强对流天气,许多乡镇遭受雹灾,66.67hm2以上的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受灾,不少房......
本文利用气象常规资料和雷达资料,对2010 年3 月5 日福建省南平市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中北部地......
本文通过对常规资料、雷达、卫星云图、风廓线资料和WebGIS雷达拼图产品进行分析,根据降水的变化情况,对这一次过程中的不同降水阶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对2004年7月12日影响上海的一次较长生命史的强飑线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对这......
通过建立一系列局地准二维直角坐标系,用以研究垂直风切变对热带气旋中螺旋波不稳定的影响,并计算了螺旋波不稳定增长率在螺旋线上的......
使用地面高空观测资料、NCEP6h再分析数据和CINRAD/SA雷达观测资料,对2009年6月14日发生在江苏省南通地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的环流......
利用MICAPS资料、6h1次的CIMSS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对台风“卡努”登陆前强度突增天气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台风向高空槽靠近......
根据大尺度背景场的差异,将影响浙江省的七次飑线过程分为两种类型:冷涡类西北气流型和槽前西南急流型。通过环境场和雷达结构特征......
利用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MICAPS常规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FY-2G相当黑体亮温......
针对长江中下游中尺度地形特点以及暴雨过程发生发展期间风垂直切变的主要观测特征,设计了一系列中尺度地形的三维理想数值试验,分......
利用“973”加密观测期间的地面、探空资料和双多普勒雷达同步观测等非常规资料全面分析了2002年合肥地区出现的两场不同类型暴雨......
由于缺少观测资料和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热带气旋在我国近海迅速加强的原因至今还不是很清楚。本文选取在我国南海迅速加强造成严重......
利用MM5高分辨率数值模式模拟飓风Bonnie(1998)的资料,根据风垂直切变随时间的变化,将飓风Bonnie的发生、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在不同......
分析了1969年8月29日出现在北京的罕见大雹事件。冰雹发生在蒙古低涡低槽大尺度环流背景下,500hPa的冷空气叠置在低层暖空气上,为冰......
本文基于描述可压缩大气静力适应过程的线性模型,分别采用正交模法和WKBJ法,从波动响应的角度研究了风垂直切变对大气静力适应过程......
基于前两部分的研究,第三部分从能量转换的角度揭示了风垂直切变对大气静力适应过程的影响.研究显示,对非静态等温大气,初始时刻加......
对2006年4月28日山东省一次飑线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应用湿位涡守恒理论研究了飑线的发展机制。结果表明:飑线是由500hPa西风槽影......
利用高空、地面等常规气象资料和雷达、自动站等气象观测资料,以及NCEP FNL分析资料,对华南北部一次冰雹天气进行多尺度分析,以探......
从环流背景入手,分析“纳沙”和“尼格”移动路径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再从冷空气、水汽输送、海温、风垂直切变、高空散度等物理量......
为探究环境风切变在对流系统发生发展与维持过程中的重要性,利用2009年6月5日20时(北京时)上海宝山站的探空资料生成理想试验初始......
使用NCAR/NCEP再分析资料、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逐时热带气旋资料和淮安S波段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分析了1710号台风“海棠”环流前......
使用NCAR/NCEP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逐时热带气旋资料,分析了台风"天鸽"的路径和强度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近海突变原......
应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1614号超强台风"莫兰蒂"(mulanti)在移动过程中强度变化的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莫兰蒂"台风......
本文利用最近12年的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卫星资料,分析了亚洲季风区积云降水和层云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
本文根据绝热无摩擦的饱和湿空气具有湿位涡守恒的特征,研究湿斜压过程中涡旋垂直涡度的发展。由于传统的等熵位涡分析的应用受等熵......
运用江西宜春站风廓线雷达探测资料及二次反演物理量,对2014年6月19—22日江西持续性暴雨过程中风廓线雷达资料特征进行分析,得出......
2016年7月5—6日武汉市发生对流梅雨暴雨,出现严重城市内涝。分析对流云团活动、天气系统与物理量演变,结果表明:(1)对流云团来自江汉......
2009年6月我国淮河中下游地区连续出现三次飑线天气过程,作者应用常规和非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雷达和卫星监测、NCEP/NCAR 1°×1°......
针对2009年2月辽宁中旬旬初雨转暴雪过程和旬末大雪过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逐6 h分析资料,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
2012年7月21日(简称"7.21"),北京发生了自1951年以来最强的暴雨事件。利用倾斜旋转T模态主成分分析法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
本文是"北京7·21特大暴雨成因分析"的第二部分,从上升运动、风垂直切变以及地形影响等方面进一步探讨暴雨成因。所用资料包括常规......
本文利用包括海气耦合、气浪耦合及浪流耦合的完全耦合系统,着重研究了2006年“格美”(Kaemi)台风眼墙内的中尺度涡结构。中尺度涡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