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痹证相关论文
《伤寒论》中明确提及“去桂”的方剂有二,分别为第28条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及第174条去桂加白术汤.关于两方的“去桂”原因,众说......
豨莶草性味苦寒,归肝肾经,有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清肝潜阳之功。临床常用于治疗风湿痹证、骨节疼痛、四肢麻木、腰膝无力......
薏苡仁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是临床常用的一种中药,它具有利水渗湿、缓和拘挛、健脾、清热排脓等功效。由于薏苡仁的此种功效袁......
我们日常饮食中常用的调料——姜,在祖国医学中是作药用的。姜作为药物由来已久,早在东汉时期我国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目的:分析和研究黄芪桂枝汤对于风湿痹证患者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了56例患者进行研究主要对象,将所有参与研究的56例患者分成了......
乌头汤治疗以肢体经络疼痛为主要证候的寒湿痹证,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乌头汤方中诸药共奏温经散寒、祛湿止痛之效,其中川乌白芍......
目的:观察本院中医骨科外用方剂洗二方在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症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结合本院最近3年洗二方的使用情况和临床病例......
薏苡仁来源于禾本科植物薏苡成熟的种仁,又称苡仁、薏米等。已有几千年的使用历史。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具有健脾、利水、清热、舒筋......
1病案举例 张×,女,40岁,2004年5月2日就诊.患类风湿性关节炎3a,双手掌指关节、腕、膝、踝关节疼痛肿胀,晨僵〉1h,活动明显受限,怕风......
就泉州地区针灸临床主要治疗病种,针灸临床适应症、针灸治疗方法与疗效,以及对针灸临床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加强宣传、扩大病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风湿痹证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中医学在治疗风湿痹证方面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目的:本课题通过桂枝芍药知母汤两种不同配伍法对风湿痹证治疗的作用,比较其差异性,为经方活用提供初步的依据。方法:参照1994年国......
<正>2006~2011年,笔者辨证治疗风湿痹证6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68例,男性32例,女性36例;年龄16~58岁,平均41岁;......
<正>笔者在1998~2000年期间,按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风湿痹证129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29例,其中男......
针对治疗风湿痹证的中药汤剂的特点,对煎煮过程中常规煎法的煎煮时间、需采用特殊煎法的中药饮片进行了归纳;对服用过程中药引的应......
中医学中的痹证,泛指影响骨骼、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等的一类疾病。风、寒、湿邪是风湿痹证发生的外部因......
<正>邢国献副主任中医师从事临床工作已20余年,系保定市首届名中医,急诊科主任,学验俱丰,师古不泥古,经方时方,择善而从,对风湿痹......
近年来,笔者应用药线点灸疗法治疗风湿痹证5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52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均无严重心、肺、肝、肾......
目的:探讨扶正蠲痹汤及其衍化方剂辨证治疗风湿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入院治疗的17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
<正>风湿痹证属于中医"痹证"范畴,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乘虚侵袭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冬病夏治治疗风湿痹证患者的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50例主要......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风湿痹证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将125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穴位敷贴(草乌、独活、羌活、防各20g,元胡30g......
<正> “烘雅”(音译)疗法是傣族传统医学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它包括“方法”和“药物”两方面的内容。近年来我们用本法治疗痹证......
目的:整理出部分黔南苗族地区抗风湿痹证的方药,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2008-2017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Pub Med、Hig......
本文主要介绍了笔者通过跟师学习后,对傣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通过广泛收集傣医治疗风湿痹的常用傣药,根据药物的性味入塔、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