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列岛相关论文
目前环境中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革命以后人为活动,其中大部分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和大气沉降进入到海洋中,海洋为人类......
根据2009年马鞍列岛海域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对岩礁生境褐菖鮋体长体重组成、体长与体重关系、性比.繁殖习性和摄食等级等生物学特性......
海洋虾类和虾蛄等甲壳类是许多鱼类的饵料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索马鞍列岛海域优势甲壳类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
为了解马鞍列岛人工鱼礁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形态组成及垂直分布特征,于2018年6月采集该海域附近柱状沉积物样品,通过测定柱状沉积物......
为掌握马鞍列岛岛礁海域渔业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间的关系,于2016年12月、2017年3月与5月,使用BioSonics DT-X科学回声探测......
小黄鱼(Larimichthyspolyactis)为暖温性近底层鱼类,分布于我国东海、黄海和渤海以及朝鲜西部水域,历史上曾与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
为了解岛礁水域鱼类群聚的昼夜变化特征,以便更全面地设计采样方法和掌握采样的时间尺度,于2009年9月对马鞍列岛7种生境进行了共计......
根据2005--2011年嵊泗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海域养殖紫贻贝(Mytilus edulis)重金属的监测结果,对贻贝生物体的汞(Hg)、砷(As)、铜(Cu)、铅......
2009年2月到11月对嵊泗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内浮游动物群落分布特征以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选取人工鱼礁、天然海藻场、......
基于2009年对马鞍列岛3种人工生境(鱼礁、网箱养殖和贻贝养殖生境)及其2种天然对照生境(泥地和岩礁生境)逐月的鱼类多网目组合刺网......
2016年12月1日,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批准《舟山市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条例》,明确保护区内海钓活动实......
为了解潮下带岩礁生境的鱼类区系特征,于2009年对马鞍列岛岩礁生境进行了12个月的多网目组合刺网采样,从分类学和生态型组成等方面......
【目的】分析评价2010-2017年嵊泗马鞍列岛保护区海域的水质状况。【方法】采用水质有机污染指数(A)法进行水质有机污染评价,采用......
鱼类群落生态学是海洋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往往需要一个或若干包含各个营养层次和多种功能群......
马鞍列岛海域星康吉鳗主要摄食鱼类、虾类和蟹类,饵料生物有37种,优势饵料生物种类有褐菖鮋、六丝矛尾虾虎鱼、葛氏长臂虾、日本蟳......
海藻场作为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功能对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海藻场生态研究一直......
2007年3-7月对浙江马鞍列岛海域潮间带底栖海藻进行了调查,初步查明该海域潮间带底栖海藻的组成、分布情况和温度属性,并利用相似性......
基于2009年马鞍列岛潮下带岩礁生境的多网目三层组合刺网逐月调查数据,对鱼类群落月相和季度间的变化、区域尺度上的空间差异和群......
2012年春季和夏季大潮期间在舟山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布设10个岩相潮间带断面进行底栖藻类样品采集。经实验室鉴定,春季共采集......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目前已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许多沿海国家已把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上升到了国家的战略方针。而海洋......
基于2005年3月-2006年11月对马鞍列岛海域进行的采样调查及后续实验,探讨了该海域浮游植物优势种类的粒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特点,分......
为探究岛礁海域渔业资源群落格局,于2016年8月、12月及2017年2月和5月对马鞍列岛及其东部海域进行了渔业资源季度调查。利用聚类分......
海洋保护区在海洋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生态系统的有效维持、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上具有重要作用。将我国的国家级海洋保护区作为评......
人工鱼礁是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选址是人工鱼礁区建设的必要环节。通过对浙江嵊泗马鞍列岛人工鱼礁区备选海域附近......
为了解人工鱼礁投放对鱼卵和仔稚鱼分布的影响,于2018年1月(冬季)、4月(春季)、7月(夏季)和10月(秋季)利用大型浮游生物网在马鞍列......
为了提高人工鱼礁选址的有效性,实验以岛礁海域保护型人工鱼礁选址适宜性评价为例,基于多准则决策方法,结合专家系统、层次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