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沙区相关论文
生物土壤结皮是高寒沙区重要的地表覆盖类型,在防风固沙、生态恢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有关增温对高寒地区生物土壤结皮-土壤......
生物土壤结皮是高寒沙区重要的地表覆盖类型,研究增温对高寒地区生物土壤结皮-土壤系统呼吸的影响,能够为准确评估高寒生态系统中......
青藏高原作为全球特殊的地理单元,其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青海共和盆地是青藏高原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分布有......
地下生态系统(Belowground ecosystem)具有复杂且不可直接观测的特点,阻碍了科学家们对其特征和功能展开深入的研究。植被的细根是......
高寒地区沙化草地中的沉积物代表的是气候冷暖干湿旋回之下沉积外动力的明显变化,同时也记录了高寒沙区地质历史时期沙漠化正逆过......
为了解高寒沙区杨柳科植物的细根分解特征,以青海共和的乌柳(Salix cheilophila)和沙柳(Salix psammophila)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径......
以高寒沙区不同林龄(3、12、21、30、42、51 a)的人工柠条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将农田土壤及沙地土壤作为对照,测定并比较了常规土壤质......
高寒沙区,水资源匮乏,吸湿凝结水是维持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非生物影响因子。采用自制微渗仪(直径10 cm,高度分别为3、4、6、11 cm)......
以1958年以来青海省沙珠玉治沙站流沙治理实验为基础,研究了高寒沙区植被人工修复过程中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
对共和盆地责南县黄沙头流动沙地经人工治理后的植物群落的α和β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流沙区,强烈的风沙活动是限制多年生......
以沙珠玉治沙试验林场内人工植被恢复的长期定位监测试验为基础,将不同林龄(3、12、21、30、42a和51a)的人工柠条(Caragana korshi......
利用钻土芯法获取了6—8月不同固沙植物的细根,并确定其生物量分布。采用极差法和矩阵法计算了不同固沙植物的细根周转速率。结果......
植被恢复与重建是退化土地生态修复的重要途径,植物与土壤环境的关系一直是热点科学问题,但对高寒沙区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为探明......
荒漠化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已经成为寒旱区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为了从植物多样性恢复利用的角度来探讨治理和利用高寒干旱流动沙地......
对高寒沙区低湿滩地、农田田边、丘间地和固定沙丘4种生境土壤的含水量以及有机质和养分(包括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
运用遥感和GIS技术,对青海省贵南县3个时期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1)贵南县大的地貌特征是以草地为......
凝结水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组分,对生物土壤结皮具有重要的生态学作用。为阐明高寒沙区青海共和盆地生物土壤结皮表层5 cm凝......
以沙珠玉治沙试验林场内人工植被恢复的长期定位监测为基础,通过分析30 a生的6个植被类型区(青杨、柠条、乌柳、沙棘、柽柳、赖草)......
生物土壤结皮广泛分布于荒漠生态系统,能够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影响土壤碳释放以及区域碳循环过程。在具有典型高寒沙区气候特征的......
利用气候箱培养,分析温度和PEG浓度变化对川西北高寒沙区3种优势植物鲜黄小檗(Berberis diaphana)、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
[目的]明确高寒沙区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性质改良效果的差异,探讨各植被区沙地土壤恢复过程的异质性和人工林木的可开发利用潜力。[......
以沙珠玉治沙实验林场内不同生长年限的固沙灌木沙丘-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和丘间地-乌柳(Salix cheilophila Schneid.......
国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具有高叶氮含量和低比叶面积的干旱地区植物往往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选取青海省沙珠玉治沙站地区17种......
高寒沙区荒漠化逆转过程中土壤质量的变化过程较为复杂,人工植被恢复生长后,沙地土壤对不同类型和生长年限的植被具有不同的响应过......
分析青海共和盆地中间锦鸡儿人工林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探讨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对不同降雨量的响应过......
揭示生长阶段以及土壤深度对于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人工林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对于解决植被的经营与巩固、重建与恢复......
生物土壤结皮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地表覆盖类型和景观特征之一,其自身具备的光合与呼吸能力对荒漠生态系统地表与大气界面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