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棉套作相关论文
麦棉套作是我国粮棉主产区的重要种植方式之一,生产上随着以改良3:1式(3行小麦1行棉花,80cm一带,小麦行距15cm,预留棉花套种行50cm,麦收......
本试验于2009-2010年在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鸡黍镇周莲池村试验大田进行,以棉花单作为对照,对蒜棉套作、麦棉套作棉田土壤中土壤微......
麦棉套作是我国粮棉主产区的重要种植方式之一,生产上随着以改艮3:1式(3行小麦1行棉花,80cm一带,小麦行距15cm,预留棉花套种行50cm......
麦棉套作在我国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发展相当缓慢。现在,麦棉套作已经成为棉田夺取粮棉双丰收,提高棉田经济效益......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不同种植模式下设置了不同的播种期,一是比较研究了播期对不同熟制下中棉所50的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特征的......
摘 要:对2013—2015年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麦棉套作一年两熟与春棉一熟2种模式下的投入、产出与效益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麦棉两......
中棉所 47(原代号中抗杂 7号 )系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所提供抗虫双价 (Bt+Cp TI)基因、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两家共同......
1问题的提出rn目前,我国长江中下游棉产区多实行麦棉套作制,由于这种栽培制能充分利用土地,有效地提高复种指数,因此,黄河流域也正......
研究和实践证明,把某些作物通过合理间作、套作或混作等形式,巧妙搭配种植,往往可以控制或减轻某些病虫害的发生。举例如下。麦棉......
在盆栽麦棉套作条件下,于2003~2004年设置麦棉自然根系(麦棉根系和肥水均可相互通过)、麦棉纱网隔根(肥水可相互通过,麦棉根系不能相互通......
在麦棉套作栽培模式下,设置不隔根、纱网隔根和塑膜隔根3种麦棉套种方式,研究麦棉套作对棉花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活性和......
当前麦棉套作面积迅速扩大,给套种棉深施磷钾肥造成一定困难,致使棉花根系从深层土壤中得不到足够的磷钾养分,产量徘徊。通过进行麦、......
[目的]研究河北省南部高肥力地块在麦棉套作模式下的小麦氮磷钾肥料需求量,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
【目的】探索麦棉套作两熟中棉花根系对逆境适应的生理机制,为采取合理调控措施、解决麦棉两熟双高产栽培中棉花弱苗晚发问题提供依......
通过对新疆麦棉套作各品种(系)间生育特性和产量品质的比较研究表明,中棉所35号有效结铃期长,产量高,但纤维品质较差;KB-85早熟、单......
中棉所72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培育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春棉新品种,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
麦棉套作是豫东棉花杂交制种的主体方式,占年度制种面积的95%以上。根据近年来制种高产典型的经验,并结合麦棉套作杂交制种棉的特点,总......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麦棉套作田小麦机械化收获和麦田预留棉行的整地、移栽等,投入大,费工费时,已成为影响麦棉两熟区域棉花面积......
中棉所72(原代号中696)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培育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
中棉所79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转基因抗虫常规春棉新品种,2010年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省......
为探索麦棉套作模式下适宜的小麦播种方式与播量,通过裂区试验,以播种方式(撒播和条播)为主因素,播量(187.5、225.0、262.5、300.0kg&......
在麦棉套作模式下,设纯氮施用量45、90、135、180、225、270和315 kg/hm^2计7个处理,以不施用氮肥处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
河北省2013年为典型的多雨寡照年份,5~10月的逐月日照时数均低于历年平均.尤其是7~9月的日照时数仅分别为历年平均的69.3%、71.1%和56.2%。2......
摘 要:麦棉套作下,于棉花预留行设置起垄与平作两种种植模式,以单作春棉为对照,研究其对棉行土壤温度、水分、光照变化规律和棉花生长......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蒜棉、麦棉套作对棉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棉花生育期和套作方式均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
摘要:在麦棉套作种植模式下,以6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调查边行与内行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与产量性状,研究不同小......
在麦棉套作模式下,选用5个不同熟性的棉花品种(系),研究了棉花预留行起垄种植对不同熟性棉花品种(系)的促早作用。结果表明,起垄种植增......
标杂A3(豫保66)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选育而成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于2010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亚......
为探索麦棉套作模式下提高棉花霜前花率、促进棉花早发的措施,在麦棉套作模式下,设置了棉花预留行起垄与平作2种种植模式,以单作春......
为提高麦棉套作模式下的小麦产量,探索适宜的播种方式与播量,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因素为播种方式,设置小麦撒播与条播两个处理,副......
摘 要:在麦棉套作模式下,从市场上搜集10个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通过调查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性状指标,筛选出适宜麦棉套作的高产小麦品......
在棉花麦后移栽与麦棉套作2种模式下,对小麦与棉花的投入、产出进行综合效益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麦后移栽模式下,棉花产量较麦套棉......
在大田土壤水肥条件下,于灌浆期对麦棉套作冬小麦不同叶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肉细胞间隙CO2浓......
摘要:在麦棉套作模式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针对氮、磷、钾3种元素分别设置了0,75,150,225,300kg·hm。5个用量梯度,研究氮磷钾肥用量......
搜集8个生产上应用的棉花品种与4个早熟品系,在麦棉套作模式下种植,通过调查棉花株高、果枝、三桃比例、单铃质量、衣分、霜前花率、......
本试验拟通过研究不同小麦品种在麦棉套作模式中的边行优势与产量表现差异,为筛选适宜麦棉套作模式的小麦品种提供技术依据。1材料......
在麦棉套作模式下,设置了187.5 kg/hm2、225.0 kg/hm2、262.5 kg/hm2、300.0 kg/hm2、337.5 kg/hm2、375.0 kg/hm26个小麦播量处理......
[目的]在麦棉套作模式下,通过调整小麦边行与内行播种量,探索防止小麦倒伏与增产的新途径。[方法]于2016-2017年在曲周试验站开展......
[目的]试验确定麦棉套作模式下小麦适宜的播种方式与播量。[方法]于2014-2015年与2015-2016年在曲周试验站,采用裂区设计,主因素为......
研究设计了适于收割小麦(麦棉套作)的新型小麦收割机。该机采用“立式割台转向输送机后铺放”原理。试验表明,该机型设计合理、结构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