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山地区相关论文
贵州麻山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因素,当地人几乎还保留着较为原始的生活方式。在这里居住的苗族同胞中除了会唱诵《亚鲁王》史诗的东郎外......
芦笙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史料记载苗族是最早使用芦笙乐器之一。结合芦笙考古史料,以贵州省麻山苗族地区“亚鲁”族裔芦笙为考......
四月的雷公山,春芽吐绿,乍暖还寒。4月7日至10日,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轻车简从,来到他的扶贫联系点——黔东南州丹寨县,深入距县......
本土生态知识是一种长期积累的经验智慧,具有普同性知识不可替代的特性。本土生态知识在特定环境的生态维护中具有积极的现代价值,......
为推动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区生态恢复,政府出台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人工植树种草等一系列政策,但成效并不明显。这其中既有生态背......
<正>农历夏辰年十一月初一(2000年12月3日),贵州榕江县计划乡加去寨的苗人举行了隆重的"吃牯脏"仪式,在此后15天里,他们与逝去的先......
贵州麻山地区粮食发展战略思路与对策建议王天生王瑶(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阳550006)麻山地区是一个特定概念。在贵州,麻山地区是贫困地区的代......
<正>贵州麻山地区是一个以布依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又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地瘠民贫的“少边穷”山区、“满山遍野尽石......
文章针对《亚鲁王》传承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指出传承《亚鲁王》要处理好政府与民间、有形与无形、守"旧"与创"新"等几组关系,从维系......
<正>以西部苗语方言流传于贵州麻山地区的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第一部)苗汉双语对照文本和汉语整理文本,经过三年的调查、记录......
贵州麻山苗族民俗,是在现代文明冲击下,少数民族文化在社会变迁与民间力量持续碰撞及传统与现代互动之中,实现文化调适与民俗转型......
<正>生计方式是一种"谋生之计"的生存策略,而每种生计方式的获取,则是在经过具体的族群文化模塑并长期积累后形成。要了解这些"地......
<正>2009年在贵州紫云县麻山地区发现了《亚鲁王传》,这部26000行的"活态人民口头创作",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作为依据,全部由歌师凭记......
以贵州紫云麻山地区苗族的丧葬仪式为例,通过分析“东郎”在苗族丧葬仪式中吟唱的史诗以及丧葬仪式上所用到的物件,进一步解释丧葬......
<正> 1945年“八一五”之后,尚在东北地区各日本开拓团的老人、妇女和儿童纷纷结队出走,寻找回国的途径。松江省佳木斯附近的桦南......
本文认为,对苗族习俗的研究应更深入一步,避免简单的习俗因子现象罗列;苗族的习俗是由若干个习俗因子组成,根据各习俗因子的来源、......
贵州省麻山地区的野生中华蜂群稳定存活和繁衍,是当地各民族传统养蜂技术发挥了作用。半野生饲养、立足于生物属性的管理、尽可能使......
就文化生态保护角度来谈《亚鲁王》承机制,着力维系其原有的文化氛围,细致、进当地民众对《亚鲁王》文化价值的体认。的民间传承问题......